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克服掉這四種惡習,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

克服掉這四種惡習,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

最 有 格 調 的 國 學 微 刊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誰不想在世間有一番成就呢?明朝學者呂坤在《呻吟語》中說,人生有四大「敵人」,能夠剋制它,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

01 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

人做事,貴在善始善終。如果開始的時候振作奮發,快要結束的時候懈憊放鬆,會給事業帶來巨大的危害。

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更因冷門迭爆吊足了球迷的胃口。許多場比賽,都打到了最後階段才分出勝負。巴西對哥斯大黎加,九十分鐘不分勝負,但補時階段巴西隊連進兩球;德國對瑞典,第95分鐘時,德國隊自由球破門!比利時對日本,比利時隊壓哨絕殺;半決賽克羅埃西亞對英格蘭,在加時賽即將結束的時候,克羅埃西亞攻入一球,令三獅軍團黯然神傷…

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越接近終局,越要像初始階段一樣,謹慎小心,不可懈怠,這個時候任何一點疏忽,造成的損失都沒有時間進行彌補。

球賽如此,任何事業也一樣。

周潤發

有人採訪周潤發,你的事業為什麼這麼成功呢?發哥說:「成功?我還在路上。」

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只是走了一半。

而且,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對過往的答卷。讓一切歸零,始終保持出發時的心態,人生才會永遠年輕。

02 緩前急後,應事之賊也。

做事有輕重緩急,從統籌全局的角度來說,這是沒有錯的。但是,從做事的心態來說,絕對不能有前面慢慢做,後面加班加點趕的想法,這會使辦事的效果和質量差很遠。

讀武俠沒人不知道古龍,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中國武俠三大宗師。他的新派武俠小說是深入街頭巷尾的文學經典,其筆下的小李飛刀、陸小鳳、楚留香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幾乎成為中國人的口頭禪。

但他這個人,豪氣干雲,才華驚人,但也放浪不羈。他成名後,拖稿、欠稿和不守信用是家常便飯,報館把稿酬奉上,他經常寫到一半「插蠟燭」,神龍見首不見尾,逼得報館不得不找人代筆。金庸曾說,古龍個性不太能堅持,大部分小說寫一半就不寫了,由別人代寫,所以水準不齊。

聰明人、有才華的人往往有個自負的毛病,接受了一項任務,以為憑我的能力,不是小菜一碟嗎?且找樂子去,快到時間了,再集中精力突擊一下不就成了嗎?

但老天爺怎麼會聽你的安排?你想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各種意料不到的情況接踵而至,弄得你分身乏術,只好草草了事,從而留下遺憾。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謀劃,依計划行事,這是做好工作的最好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03 躁心浮氣,蓄德之賊也。

一個炎熱的下午,佛陀覺得口渴,吩咐阿難:「我們剛走過一條小溪,你去取一些水來。」

阿難走回去,發現那條小溪非常小,有一些車子經過,溪水被弄得很混濁,本來沉澱的泥土都跑上來了。他回來告訴佛陀:「小河裡的水很臟,不能喝了,請允許我繼續走,我知道離這裡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我去那裡取水。」

佛陀說:「不,你到剛才那條小溪去取水。」

阿難又走回去,溪水還是比較混濁,不得不再度回來。

他問佛陀:「你堅持叫我去,我是不是能做些什麼來使那些水變純凈?」

佛陀說:「你什麼事都不要做,否則你將會使它變得更不純凈。不要進入那條溪流,只要在岸邊等待,如果你進入溪流,你將會把水弄得更亂,溪流自己會流動,你要讓它流。」

佛陀吩咐:「你再去。」

當阿難第三次回到那條溪流時,水是那麼清澈,泥沙已經流走了,枯葉也消失了。阿難笑了,他取了水快活地回來,拜在佛陀的腳下說:「你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只需要耐心。」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急也沒有用,一定要靜下來,等待條件成熟的時刻。如果心浮氣躁,想以一己之力改變車輪的方向,不過是螳臂攔車,白白浪費力氣。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04疾言厲色,處眾之賊也。

說話急迫,臉色嚴厲,這是與人相處的大忌。這樣的人,在旁人眼中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這樣的作派,輕則失友,妨礙事業,重則丟命。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被曹操圍於下邳。一時無計,每天與妻妾飲酒作樂,有一天照鏡子,發現形容憔悴,遂下令全城戒酒。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的部將侯成被盜了十五匹好馬,後追回,眾將皆來慶賀。侯成釀了五六斛好酒,想請眾將飲宴,又恐呂布怪罪,就先裝了五瓶親送到呂布府上,並且說:「托將軍的虎威,被盜的馬追了回來。弟兄們都來慶賀。釀了些酒,不敢擅飲,特奉上一點心意。」

呂布大怒:「老子剛宣布禁酒,你就聚眾會飲,想一起謀害我嗎!」命左右推出斬之。宋憲、魏續等將領聽說了,一齊過來求情,呂布余怒未消,下令打了侯成五十背花,再放了回去。

侯成、宋憲、魏續非常惱火,乾脆反了。侯成偷了赤兔馬,獻與曹操;宋憲、魏續作內應,助曹操攻破下邳,生擒呂布。

張飛之勇不下呂布,也因疾言厲色,下達不合情理的命令,被部將范疆、張達所殺。

人有臉,樹有皮,過分折辱對方的面子,會引來加倍的報復。

慎始慎終,張弛有度,以靜制動,寬以待人。用心體貼其中的妙處,人生絕不虛度。

作者簡介:趙大山,京博國學外聘作者。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遇佛殺佛,逢祖殺祖」,絕大多數人不知道!
京博控股集團兩部作品入圍第六屆全國品牌故事大賽總決賽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