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究竟能不能趕超蘋果?現在來看還差得遠

華為究竟能不能趕超蘋果?現在來看還差得遠

2010年,華為手機還是國產低端千元機的代名詞,而2012年華為P系列的全球熱銷幫助華為一躍成為國產手機的領頭羊,因此在2013年余承東就提出了五年之內超越蘋果和三星的口號。

華為後續打造的榮耀品牌以及高端的Mate系列和保時捷版本使得華為手機不斷上探高端市場,在售價和整體的銷量上華為已經成為了跟蘋果三星肩並肩的企業。但是華為能不能趕超蘋果?多久能趕超蘋果?在我看來還差得遠。

品牌形象

在全球的任何一個國家,蘋果手機的品牌形象都要比華為高端很多。蘋果作為智能手機的創新者,這麼多年一直在智能手機市場中處於龍頭老大的地位,再加上靈魂人物喬布斯的加持,蘋果手機在普通消費者心中就是高端、輕奢、時尚、與眾不同的代名詞。

反觀華為,幾年前主做千元機,這幾年厚積薄發依靠Mate和P系列品牌形象提升不少,但是跟蘋果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仍然需要繼續努力。

供應鏈整合能力

手機軟體可能僅靠一個想法就能改變世界,但是手機硬體的研發與製造就需要將尖端技術轉化成可量產的元器件,然後再應用到手機上,還必須要有軟體生態的支持與適配,這就需要強大的供應鏈的整合能力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

舉例來說,2013年蘋果就以3.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做3D的公司:PrimeSense,後來人們紛紛猜測其意圖,直到2017iPhone X發布之後才恍然大悟,從收購公司以完成技術壟斷到iPhone X3D結構光量產,整個過程歷時四年之久,資金耗費更是巨大,後續還需要iOS系統以及軟體生態對於3D結構光的支持,才能獲得獨一無二的創新體驗。

因此從供應整合能力、軟體生態、資金等方面,華為和蘋果之間的差距還很大。

綜合體驗

硬體只是皮囊,軟體才是一個手機的靈魂,從軟體上來看,華為的EMUI是基於安卓二次開發的,和iOS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是系統底層的差距,IOS的運行效率更高,第三方App的許可權控制及其嚴格,徹底杜絕了App的自啟動以及後台常駐等流氓行為,體驗更好。

其次是系統生態方面,由於iOS對於開發者有著很強的控制能力,以及嚴格的審核制度,而且開發者會為每一款蘋果手機單獨適配,所以綜合體驗更好。


盈利能力

2017年第四季度,蘋果捲走了整個手機市場86%的利潤,而僅iPhone X一款機型就賺走了全球手機市場35%的利潤,這是多麼恐怖的數字!

利潤前十名中全都是蘋果和三星的手機,華為手機一款都沒有上榜,在盈利能力方面,華為跟蘋果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市場限制

目前華為手機在中國、印度、歐洲等市場很受歡迎,但是由於某些原因,華為根本無法在美國市場開售,這也就限制了華為在全球市場德比表現,如果華為一直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的話,那麼它將因此而失去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份額,自然也就沒法跟蘋果這樣的公司競爭了。


總結

從銷量上來看,華為手機已經跟蘋果三星處於一個量級,但是從品牌、供應鏈、體驗、盈利等方面,華為還差得遠,目前來看華為手機在盈利能力、品牌認可度等方面趕超蘋果和三星還不現實,因此提高品牌形象,走創新之路才是王道,只有正視問題,才能長久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胖聊數碼 的精彩文章:

繼屏下指紋之後,vivo又通過TOF 3D技術驚爆市場眼球!
尷尬的三星S8:愛你時你高攀不起,降價後我愛搭不理!

TAG:小胖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