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真正拉開白茶距離的除了海拔,山場,工藝,還有這個習慣!

真正拉開白茶距離的除了海拔,山場,工藝,還有這個習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某日,一茶友神神秘秘地給村姑陳發來了幾張圖片,附帶一個問題:「村姑陳,幫我看看,這些容器用來存白茶,怎麼樣?」

「那您是長期存茶呢,還是短期存茶?」

「當然是要長期存啊!」

點開大圖,認真一看,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存茶罐映入眼帘。

第一種存茶罐,遠觀,顏色有點發黑,近看,是亞灰色的馬口鐵罐子。

茶友還發了細節圖,小小的罐子,還大有乾坤。

這種馬口鐵的罐子,是一種複合結構。上邊,有三層,主要是用來放茶餅的,下邊,是一個比較深的部分,用於存放散茶。

看著倒是挺方便。

第二種存茶罐,直接亮瞎雙眼,如此古色古香的陶瓷罐,若沒有說它是用來存茶的,還以為是某件藝術品呢,擺放在客廳里,看著倒是挺方便。

那麼,茶友所提供的這兩種容器,能用於長期存放白茶嗎?

答案是——不行!

《2》

馬口鐵罐子,為什麼不可以長期存茶?

此處,有一個重點——長期存茶。

何為長期存茶?

即存放時間至少在一年,甚至是多年。這就要求,用於存茶的容器,密封性要好,能夠長期存茶,且沒有異味。

且在存茶時,還要能讓白茶實現團隊陳化。

而茶友所拍的這個鐵罐,並不適合長期存茶。

首先,這個鐵罐,它的容積有限,不符合白茶要團隊陳化的要求。尤其是放餅茶的那個隔層,於白茶陳化而言,十分不利。

茶友測試了一番,用於存放散茶的部分,只能裝一斤壽眉。而裝餅的部分,只能放一個餅,而且為了避免茶葉受潮,還會將其裝在一個密封袋中。

白茶的長期陳化,請儘可能地給它們營造一個團隊環境,比如能夠三斤、五斤壽眉一起陳化,而茶餅,則是要多餅存放。

團隊陳化,白茶中的香氣因子聚集地比較多,可重新作用在茶餅、散茶的陳化上,能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馬口鐵罐子的密封性並不是很好。

這類有好幾層的鐵罐,密封性欠佳,若是長期存茶,茶香容易消失,會跑氣。且空氣中的水汽和異味容易傷害白茶品質。

最後,馬口鐵罐子容易產生異味(如鐵鏽味),從而會影響白茶整體品質。

綜上,馬口鐵罐子,不適合長期存茶。

《3》

瓷罐,為什麼不可以長期存茶?

茶友分享的另一種容器,乃是瓷罐(亦可稱之為瓷缸)。

如圖所見,還挺精美。不過從長期存茶的角度來看,它也不適合。

而瓷罐不適合存茶的最大原因在於——密封性差。

像這樣的瓷罐,它的開口大,這種超級大的開口,無形中給空氣、水分等提供了一個通道。在這個通道之下,增加了白茶變質的風險。

雖說這種瓷罐的封口會加上一層無紡布,以達到密封的效果。然,事實是:這層無紡布,並不能很好地起到密封作用。

若是將白茶長期存放在這個瓷罐里,容易出現受潮變質的風險。

要是將瓷罐作為擺設,倒是可以考慮,至於長期存茶,還是作罷。

《4》

那麼,什麼樣的容器,適合長期存白茶?

長期存茶,要優先選擇密封性好的容器,同時還要滿足:遮光、無異味、乾燥。

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密封性好,可保證白茶在長期保存過程中,遠離水汽和異味的侵襲,避免變質。

乾燥,可最大程度避免白茶受潮。

遮光,可防止白茶中的營養物質被分解,保證品質。

無異味,則可以保證白茶的香氣正宗,不受影響。

符合這些條件的容器,十分常見,那就是紙箱+塑料袋+鋁袋的組合包裝。

紙箱,本身可遮光,有不同規格可選,且外觀方正,方便擺放、收納。塑料袋,可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時還具備一定的密封性。鋁袋,可遮光,防水,以及起到密封作用。

選對容器,存茶便成功了一半。

《5》

除了容器選對,存茶還要注意哪些細節?

存茶容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另外兩個細節。

一是白茶本身的品質。

二是存茶房間的環境。

白茶本身品質好,是一切的根源。換言之,品質好的白茶,才具有收藏價值。

滿足收藏要求的白茶,它至少要符合是三個要求。

第一,含水量達標

這是存茶的根源,若是含水量不達標,一切都是扯淡。含水量不達標的茶,將會從內部開始損壞,即便存茶容器好,保存環境到位,也無法改變變質的結局。

第二,茶青品質好

茶青品質好,是白茶後期陳化的動力,陳化出好茶的幾率高。

第三,製作工藝好

工藝,決定白茶的最終品質。白茶傳統製作工藝,分為萎凋和乾燥兩大步驟,環環相扣,一步都不可或缺。

滿足這三個要求,再配合上細緻的存茶工作,存出高品質老白茶,指日可待。

《6》

存茶最大的樂趣,在於明日有老茶可期。

收藏前,它還是一款青春蓬勃的新茶。在一個黑暗的環境下,白茶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內在物質馬不停蹄轉化著。

在千百個日夜後,白茶完成了蛻變,成為了一款老茶,渾身充斥著成熟的氣韻。

同一款白茶,同一時間出廠,若干年後,它們卻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一個,成為茶界明星,備受寵愛。

另一個,則化作春泥更護花。

是什麼使二者結局不同?是海拔?是工藝?還是山場?

不,是存茶方法!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老白茶是泡還是煮?這3個沖泡細節,你注意到幾個?
沖泡界兩大懸案:金駿眉和白毫銀針用85℃水溫!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