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我們要做些什麼?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我們要做些什麼?

據我所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入園前和入園後產生過不同程度的「焦慮」。經過與他們的溝通以後,我幾乎可以認為,引起焦慮的往往不是客觀現實,而是家長的心理期待。

關於幼兒園的選擇

我家小姑娘下學期也去上幼兒園了。早在一年多以前,爸爸已經催促我去探訪周圍的幼兒園,原因是,提前預約,搶佔學位。那一年,他似乎被動接受了很多關於「學位緊張」的信息,最誇張的,有的幼兒園要提前2年預約。為什麼要提前?因為學校太好了。學校「好」的標準又是什麼呢?新建的(地方大、設施齊全)、裝修很漂亮(上檔次)、有外國老師。如果非要再加幾條的話,那就是,收費貴、生源好(家庭條件較好)。

如果說提前預約還可以接受的話,最受關注的估計就是「面試」環節了。面試誰?家長。孩子上幼兒園要面試家長。為啥?因為幼兒園要保證學生的家庭背景是基本一致的。說得不好聽,給孩子分檔次入學。從側面來講,進入這樣的幼兒園,似乎滿足了家長的一部分虛榮心,好像這樣就能說明,我們家孩子和別人是不一樣的。

我自然沒有立場站在門外評價幼兒園到底是好是壞。但我想說的是,學位緊張是一個「假象」,適齡的幼兒並不是多如牛毛,全世界也不止一家幼兒園,自家的孩子又不是非得去某一家幼兒園才能開心度過學齡前的3年。按我的經歷,只要不是幼兒園的條件定得非常苛刻(按條件錄取之類的),只要家長沒有粗心地錯過入園報名時間,在居住地附近的幼兒園報名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跟談戀愛類似,有心儀的對象,可以積極去爭取,如果爭取不到,也不要為了一棵樹放棄整片森林。家長心態要端正,面對現實是一種基本品質。讀哪個幼兒園和將來是否成才沒有必然聯繫,執著於某一家幼兒園實在是沒有必要。

為什麼要去幼兒園?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標準回答應該是什麼。但我知道上幼兒園有一個大眾都不能否認的現實意義,就是,解放父母。大約每一個幼兒的主要撫養者心裡都會有一個盼頭: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就可以……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上幼兒園還是有期待的,希望學校可以給孩子「教」點什麼,「培養」出什麼。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大作用是,讓孩子學會守規矩。

在相應的時間、相應的場合做相應的事情:

按時起床、按時上課、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在教室上課的時候不能跑去外面玩、在房間睡覺的時候不能喧嘩玩鬧、如果分配了任務或作業就得按要求完成。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們在家,可能家長的要求不會太嚴格。但到了學校,肯定不能像以前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別人也不會像家長這麼寬容,允許你屢次「犯規」。在一定程度上,「學校」有著天然的約束力,那種氛圍能夠「促使」甚至「強迫」孩子學會守規矩。

那些在家裡散漫慣了的孩子,一開始可能很不適應,但我希望大家明白,「學會守規矩」是每個人進入社會之前的必要準備,家長應該理解學校的要求,並予以積極配合,讓孩子在家也能維持好習慣、好作風。

第二層作用是,樹立獨立意識。

在幼兒園的幼兒信息收集表裡,或者報名面試時,我們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是否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鞋襪、獨立如廁等。我不知道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會是什麼心態,到底是覺得「孩子入園前應該掌握這些基本生活技能」,還是覺得「自家孩子就是嬌貴,不會做這些事情很正常」。

但我們確實會發現,孩子去了幼兒園,這方面的技能是有所提升的,自覺性也增強了。而那些尚未掌握的,就有點吃虧了,不管孩子是因為不會做而落後於人感覺不開心或自卑,還是因為不會做而覺得被老師「忽視」(因為老師不可能時時跟著每個孩子善後),家長的感受都不會好。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入學前讓孩子學會穿衣吃飯等基本技能。還沒學會的,孩子在學校學會以後,在家也要執行,不要在學校一個樣,在家另一個樣。我們得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厲害」的表現,不是爸爸媽媽不愛自己。爸媽什麼都包辦,不是愛,反而是對孩子不信任,讓他失去成長的動力。

第三層作用是,開始適應社會交際。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學會從眾,學會接受拒絕,學會尋找同伴、學會自己想辦法。

別人上課我也上課,別人睡覺我也睡覺,沒人做這件事情我不會擅自去做,是為從眾,也可以理解為遵守公共規則。

事實上,和大人一樣,孩子們交友也是看眼緣的。不見得任意兩個小朋友都能愉快地玩到一起,於是,被拒絕是肯定存在的,孩子得在這個過程中自我總結,最終找到與自己合拍的小夥伴。

進入幼兒園以後,遇到的事情會比在家裡遇到的「豐富多樣」,孩子解決問題的手段[注釋1]是否靈活、多變,是對他的一個考驗。「哭」是一個辦法,「打人」也是一個辦法,但是,有沒有效,可能需要多次「實踐」驗證。

那我們應該怎樣配合孩子呢?先旁觀,再給建議。旁觀的目的是,找到孩子的個性缺陷、行為中的不當之處,理解孩子的特點和習慣,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亮點。繼而給孩子有針對性的建議,教導他如何揚長避短,自我完善。

關於家長的普遍焦慮

有人有期待,同樣也有人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能否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得好,是否得到老師的耐心教導,等等。

我必須提前說一點:成長是一定需要代價的。受一點挫折,反而可以幫助孩子進步。孩子之間的摩擦,很多時候是簡單的。例如,搶玩具[注釋2]沒成功,有的孩子就哭了,有的孩子就推搡、打人。這都是「一次過」的行為,得孩子自己學會處理,不是等著別人幫自己。但如果加入了家長的因素,往往變得很複雜[注釋3]。有些事情,即使有家長介入,也不見得孩子會因此明白個中的是非曲折。通常來講,光是討回公道對孩子本身的幫助不太大,更重要的是想辦法讓孩子更強大、更明事理,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防止孩子受挫折,而是防止孩子受傷害。媒體曝光的幼師虐童事件屢見不鮮,不可否認,每一個家長都存在擔憂。除了在選擇幼兒園、考察班主任的環節需要留心以外,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才是最務實的做法。第一,有自信心的孩子,一般不會成為軟柿子;第二,最好不要讓孩子成為最具「破壞力」的那一個,老師的忍耐也有限度;第三,讓孩子學會拒絕,學會對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情說不,必要的反抗是允許的;第四,教孩子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要回來跟家長說,即使對方警告不許告訴家長;第五,發現孩子的行為和情緒有異常,一定要引起重視。

我家孩子的奶奶很怕孩子在學校因為調皮被老師嚇唬、懲罰而變得膽小自卑。於是她想到了這個「辦法」:以後孩子放學回來要問她今天有沒有被老師罵,有沒有被同學欺負。我當即「阻止」了她:你這麼問,只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暗示她學校是可怕的。然而,總是問她今天有沒有乖,有沒有聽老師的話,也是不對的。這樣仍舊給孩子一種暗示:我必須順從。如果非要問,也是這麼問: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了什麼?開不開心?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引導孩子自然表達自己想說的。

幼兒園教什麼?

不少家長去幼兒園考察的時候都喜歡問:你們有英語教學嗎?你們有興趣班嗎?你們教唐詩、弟子規嗎?

基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很多家長樂意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學「知識」。然而,教育界一直在呼籲避免幼兒園「小學化」,這一點在公立幼兒園是執行得很好的。我們也確實會發現一種現象,在幼兒園大班已經學過拼音、數字、簡單漢字,甚至詩歌的孩子,會比沒學過的孩子在一年級時表現出更好的適應能力。但客觀一點講,教或不教,早教和晚教,只是孩子的「過渡期」的早晚差別而已,影響並非「又深又遠」。幼兒園大班的教學,在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幼兒園的孩子,也叫學齡前兒童,既如此,在這個階段,學習知識不應該被當成「主業」。應該把關注點放在通過多種多樣的遊戲與活動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和腦力的初步開發上。千萬不要覺得「玩」是簡單而沒有意義的事情,舉個例子,玩沙子,能鍛煉什麼?動手能力、空間思維、想像力、專註力、耐心、審美等等,只是很多人沒有想到而已。

人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如果真的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最應該關注的其實是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等到上小學才開始,而是在幼兒園時期就帶孩子隨時觀察周圍的事物,為他講解感興趣的東西,經常利用幼兒圖書引導孩子思考,養成閱讀的習慣等等。如果孩子覺得「知識」是有趣的,他就能主動學習,而不會覺得這是完成任務,是很累的。

我們的育兒「大計」並不會隨著孩子進入幼兒園而告一段落,反而應該積極利用這個契機做好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基礎打得越好,往後需要操心的就越少。基礎沒打好,將來家長和孩子都會很「累」。

[注釋1]只會哭和只會打人都體現了孩子處理事情方法的單一性,先不說性格缺陷,家長給予孩子的指導,應該是多樣化的。「哭」其實是一種惰性依賴,寄希望於大人會幫助自己。這種孩子必須豐富他的方法儲備,比如轉移目標、量力而行、找人求助(搶不過就去玩別的、覺得自己做不到就別去做、自己解決不了就找大人幫忙)等。「打人」反而更像「黔驢技窮」,可能他不善言辭,也沒有想過其他辦法解決,只能用拳頭表示自己的抗拒或「強大」。這種孩子需要進行的補充教育是:分享、讓步、溝通、交換、遠離(和別人一起玩、你先我後、我給你那個不給你這個、你可以用你手裡的換我手裡的、我不想和你玩我就走遠一點)等。

[注釋2]搶玩具事件中,需要分兩種場景,一是被搶的是自己的東西,二是被搶的是公共物品。如果是自己的東西被搶,孩子反抗甚至打人是沒有不妥的,這是正常的自我保護(領域意識),也算正當防衛。有錯在先的人,即使受到傷害也是沒處說理的。如果被搶的是公共物品,那就存在孩子強弱地位的對比。強者得手,無可厚非;弱者失手,只能認栽,打人的尚算是最後一搏。這時候孩子的情商可就體現出來了。是否能夠兩個人協商,你先我後,還是弱者自行離開尋找新目標,或者盯緊目標等對方放棄了再接手。家長的干預應該瞄準的是:孩子的自我保護與良性競爭。

[注釋3]在衝突事件中,只關注別家孩子的錯處是無意義的,打壓別人並不會強大自己,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孩子成長起來,以後不再處於劣勢地位。如果自己氣不過,給自己爭一口氣,另當別論。但一定重點考慮孩子,他能收穫點什麼,讓他回想一下事情的經過,再想想重來一次應該怎麼做,經驗或教訓,都可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芊芊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離婚只是一種選擇,無關其他

TAG:芊芊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