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駐守「生命禁區」:鮮花開在我們心上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駐守「生命禁區」:鮮花開在我們心上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陳小菁 責任編輯:劉秋麗

西行帕米爾·一線見聞

克克吐魯克:鮮花開在我們心上

解放軍報記者 陳小菁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巡邏在邊境線上。岳小平攝

7月5日,關外一派色彩斑斕的景象。

位於瓦罕走廊盡頭,海拔5200米的東克克吐魯克達坂,寒風凜冽。抬頭仰望,綿延起伏的層層峰嶺,一片冰封雪裹。

在塔吉克語中,「克克吐魯克」意為「鮮花盛開的地方」。但此刻放眼群山卻難見一絲綠意,荒涼、缺氧、寒冷,是記者對這裡的最直觀印象。

乘巡邏車抵達海拔4900米的山腰處,記者跟隨官兵徒步攀爬3公里的巡邏路程。雖說只有3公里,但在高海拔地區翻山越嶺,對普通人來說,無異於挑戰極限。

腳下亂石嶙峋,每走一步都十分艱辛,一不小心就容易跌倒。由於嚴重缺氧,記者只覺得耳畔有陣陣蜂鳴聲,連呼嘯的風聲都聽不見。

而官兵的表現,卻足以用神勇來形容。

22歲的下士李敦雲,全副武裝,過溝越坎,身手矯健,如履平地。他本來已經爬到半山腰,看到記者步履維艱,又折返回來,與記者並肩前行。

越行,越遠。看到記者實在難受,帶隊幹部、卡拉其古邊防營副教導員楊小強下令原地休整。

楊小強說,再往上走,將要穿越一大片冰川,10層樓高的冰川絕地而生,登臨之苦,艱辛程度,難過蜀道。

有多難?

數十平方公里厚厚的冰層下,藏匿著無數突兀的冰錐。官兵行走其上,時不時就會踩透日照後表面漸融的冰層,要麼灌滿一鞋水,被凍得瑟瑟發抖;要麼踩到冰錐上,扎得人疼痛難忍。

李敦雲說,官兵們最怕的是無任何徵兆的雪崩,以及深不可測的雪豁。

每次,在冰川上巡邏,官兵必須手手相挽、謹慎挪步。因為,在這裡哪怕一聲吶喊也會招致雪崩。

不到半小時,記者的指甲和嘴唇已紫中帶黑。高原反應導致頭疼欲裂,心如擂鼓。

想堅持,卻難再堅持,記者掉隊了。

一直陪伴記者的李敦雲,轉身眺望十幾公里外巍然屹立的雪山說,眺望雪山,是他在克克吐魯克邊防連戍邊最快樂的事。

當兵4年了,他還沒探過家,而對雪山情有獨鐘的真正原因,這位邊防戰士有更深層次的解讀。

「雪山巍峨,讓人震撼。但山高人為峰,我們邊防軍人駐守在雪山哨卡。有我們在這裡,祖國就會安寧和平。」這位「95後」小伙兒,談到自己的職責使命充滿激情與自豪。

李敦雲所在克克吐魯克邊防連,駐守瓦罕走廊最前沿,主要擔負中阿邊境一線守防任務。

雖然,寬闊的卡拉秋庫爾蘇河貫穿整個通道,但這裡卻是不折不扣的「生命禁區」——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常年平均溫度在-5℃至-10℃,最低溫度達-40℃。

李敦雲說,由於缺氧,每次巡邏攀爬達坂,就像「爬天梯」一樣艱難。雖說在報名入伍時,對邊防的艱苦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到了邊防連,這裡的艱苦程度還是超出了他的想像。

李敦雲來自甘肅敦煌的一個農村家庭,高中畢業後,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參軍入伍,並主動報名到新疆戍邊。

在新疆邊防,像李敦雲一樣的「95後」戰士佔了大多數,有的來自江南水鄉,有的來自改革開放前沿地區,也有的來自經濟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但無論來自哪裡,家鄉的自然條件,都要比邊防優越很多。」楊小強說。

與內地「95後」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邊關沒有商場,沒有大排檔, 沒有互聯網,沒有KTV,智能手機也不能天天使用……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策馬巡邏在風雪邊關。岳小平攝

面對巨大的生活落差和長期的寂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適應。

21歲的上等兵鄭衛國來自廣東茂名,兩年前,他從廣州涉外大學畢業,懷著一腔熱血,毅然攜筆從戎。為了接受真正的錘鍊和考驗,他選擇來到邊防部隊。

戍邊的每一天,都讓他刻骨銘心。

剛開始站崗時,因為缺氧,鄭衛國經常臉憋得發紫,同時還要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適應,「剛來連隊第一周,正好趕上斷水了,連一次臉都沒洗過。這種艱苦,是當初想像不到的。」

鄭衛國坦言,剛到邊防連時,他特別害怕夜間站哨,山間傳來群狼嗥叫,聽得人心裡發毛。

「現在好了,我早已度過了適應期,與雪山、哨卡融為一體,與戰友們融為一體。我們邊防連就是一個同甘共苦的快樂大家庭。」鄭衛國自信地說。

前段時間,鄭衛國大學時的班主任組織全班同學聚會,他在電話里對鄭衛國說:「每個人都見到了,唯獨沒見你……但我們都為你自豪!聚會時,大家談論最多的是你。」電話這頭,鄭衛國已泣不成聲,那是他入伍以來,唯一一次流淚。

從老師和同學的話語里,鄭衛國體會到了自身堅守的價值和意義——享受生活、領取高薪,和心上人花前月下,以後有的是時間,而以堅守雪山哨卡、巡邏「生命禁區」的方式服務祖國和人民,卻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戍邊的日子裡,我學會了擔當、忍耐,懂得了吃苦就是吃補的道理。人生的價值,就體現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鄭衛國說。

20歲的上等兵劉玉慶,曾是青海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一名在校生。

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的腳趾嚴重凍傷,雖然及時進行了治療,但至今時常又癢又疼。

「這沒啥,不管千難萬險,只有確保邊境一線安全,我們心裡才踏實。」劉玉慶說,戍邊的日子談不上驚天動地,也很少遇到什麼大事,但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確保不發生什麼「大事」,這就是我們戍邊守防的全部價值和意義。

看著一茬茬年輕戰友在邊關生活的歷練中漸漸成長,在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守防15年的老兵馬小龍說,軍營是座大熔爐,進來的是鐵、出去的是鋼。

「作為一名『80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95後』同我們這一代人相比,雖然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生活條件更為優越,但在他們身上,同樣激蕩著男子漢的熱血,傳承著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紅色基因。」他說。

黝黑的臉上時常露出青澀害羞的笑容,但每每談到自己的職責使命時,卻又顯得格外自信成熟……如果,要給「95後」邊防軍人畫張像,就應該從這裡起筆。

今天,邊防軍人的自信源自哪裡?

李敦雲說:「作為一名守衛國門的邊防軍人,一想到自己堅守的戰位是與祖國的安寧、人民的幸福緊緊聯繫在一起,即使再苦再累都覺得值得!」而在鄭衛國眼中,缺憾也是一種美:「雖然帕米爾高原一年四季看不到綠色,但我們的心靈之樹常綠。」

「誰說克克吐魯克沒有鮮花?」楊小強說,守防的每一天,我們的心中都充滿陽光,老高原、老邊防精神滋潤出的傳統之花朵朵絢爛,永遠盛開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哨所。

每一名邊防戰士的心中都綻放著精神之花、理想之花,「鮮花盛開的地方」因此名副其實!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在巡邏途中向界碑描紅。岳小平攝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巡邏在風雪邊關。岳小平攝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巡邏在風雪邊關。岳小平攝

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戍守界碑。楊小強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校學員玩起高科技不服不行,研發的「神器」了解一下?
中央軍委印發《傳承紅色基因實施綱要》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