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北京上班族,每年比上海多工作109小時

北京上班族,每年比上海多工作109小時

最近,社科院提了一項建議:

自2020-2025年,在東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試行四天(36小時)工作制; 2025 年起,在東中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實行四天(36小時)工作制;自2030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四天(36小時)工作制。

簡稱,做四休三。

這是7月13日,《休閑綠皮書:2017-2018 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在北京發布並舉行研討會時提出的,這場活動還有一個主題,叫「休閑與美好生活: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

報告援引中央電視台、國家統計局等聯合發起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稱,除去工作和睡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閑時間為2.27小時,較三年前(2.55小時)有所減少,而美、德、英等國國民,每天有5小時左右休閑時間,是中國人的兩倍。

━━━━━

上海人一年比北京人少工作109小時

瑞銀集團日前對全球77個城市、15個不同職業(包括公交司機、木匠、醫療助理、產品經理,教師和醫生等)進行調查分析,發布了2018年《價格與收入》報告。

報告顯示,印度孟買(3314.7小時)、越南河內(2691.4小時)、墨西哥城(2622.1小時)、印度新德里(2511.4小時)和哥倫比亞波哥大(2357.8小時)年工作時間最長,北京和上海分別以2096小時和1987小時排在第22位和第33位。

除排名居末位的奈及利亞的拉各斯(609.4小時)外,歐洲城市幾乎壟斷了工作時長排行榜的後半段,其中包括羅馬(1581.4小時),巴黎(1662.6小時),哥本哈根(1711.9小時),莫斯科(1719.6小時)。

━━━━━

別抱怨了, 「雙休」只有20多年歷史

雖然偶爾要加班,但至少原則上講,你還有兩天周末。

以前的上班族,可要辛苦得多。在1995年之前,大家每周原則上只休息 1 天。

「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每年有22個工作日休假」,這是1960年,勞動部關於工作時間的第一個明確規定。

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國還是世界上僅有的4個沒有實行帶薪休假制的國家之一,當時人們的全年工時量是2448小時,遠遠高於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1800小時。

我們所說的雙休日,是1995年,在「大周末休息兩天,小周末休息一天」的休假制度實行一年後才正式出現的。

現行《勞動法》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是: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也就是說,「雙休日」並不是僱主的法定義務。

━━━━━

個體工商戶一周要工作54小時以上

近十幾年,我國城鎮就業人員的周平均工作時間一直在40小時以上,這又是為什麼呢?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5條規定:「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標準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也就是說,從事不同性質的工作,工時是可以按實際情況調整的。

據《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2015年報告》,工作時間最長的是個體工商戶,他們每周要工作54個小時以上。

━━━━━

近四成北京人的帶薪休假沒落實

影響居民休閑生活的,不只是日常加班問題。

全球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曾對62個國家的僱員假期進行比較發現,以各國「一周工5天、並有10年工齡」的員工為樣本,奧地利和馬爾他每年假期時間最長,帶薪年假和公共假期加在一起有38天。

但現階段,全球大部分國家都面臨著假期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社科院的上述報告引用的調查數據稱,北京市居民有業群體法定節假日制度、帶薪休假制度完全落實率分別為59.2%、62.9%。

據美國著名旅遊公司Expedia日本分站調查,日本人的帶薪休假利用率為50%,韓國稍高一點,達到67%。

數據新聞編輯 李媛 新媒體設計 陳冬

值班編輯 吾彥祖


「鳳凰號」沉沒後的幾個故事丨事故親歷者講述如何抱著遺體漂流15小時求生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中山大學成立學風建設委員會
泰國前海豹突擊隊員在救援被困少年足球隊時死亡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