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位高僧臨終開示,讀懂受益一生……

五位高僧臨終開示,讀懂受益一生……

天上天下無如佛

 華嚴境

印能法師 

00:00/05:08

歷代的高僧大德用盡一生,讓佛教的智慧開示眾生!尤其是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今日,收集了5位高僧的遺言,總共精鍊了40個字,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其一字一句中,品讀人生……

虛雲老和尚——「戒」

虛雲長老一生遍走道場,

重建六大名剎古寺,承前啟後光大宗門。

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茅棚示寂,

臨終囑咐只有一個字——「戒」。

據《虛雲和尚開示錄》記載,

他對弟子說完這個字之後,

「合掌道珍重,諸人含淚而退」。

大師圓寂之前,寫了一首《辭世詩》,詩言: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虛雲大師的最後開示只有一個「戒」字,戒的是什麼?最該戒的就是慾望。煩惱多的人慾望多,慾望越多的人煩惱越多。無論什麼事情,看淡一點,什麼都不要掛在心上,那麼你的煩惱就不會多。慾望是最深的陷阱,只有戒掉慾望,丟掉我們命運中的包袱,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之美。

弘一大師——「悲欣交集」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

「悲」是悲憫眾生,

大師往生是1942年,

當時日寇侵略中國,生靈塗炭,

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大師對於民眾無限的悲憫,

「欣」 是歡欣、喜悅於自己終於修成正果,往生極樂。

大師臨終之前,還特別囑咐:

不要傷及螞蟻,充分體現了這位大師的菩薩心揚。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可以骯髒。有些話,能不說就沉默,藏在心裡更適合;有些傷,能不揭就不放下,無聲忘記更明智;有些事,可以看透,但不要看破;有些人,可以看穿,但不要戳穿。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凈土法門,別無奇特,

只要懇切至誠,

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此後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

夜裡一時半,大師從床上起坐說:

「念佛見佛,決定生西。」

說完,於是大聲念佛。

近五點左右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如印光大師所開示的,念佛尚需「懇切至誠」,才會「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何況是做人呢?生活,有起有伏,有得有失,失去什麼,也不能失去真誠;人生,坎坎坷坷,忙忙碌碌,忘記什麼,也不能忘記真誠。不論如何貧窮,怎樣失意,都要長存一份真情,真誠待人;不管如何富裕,怎樣得意,都不要泯滅良心與真情。

聖嚴法師——「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聖嚴法師

於2009年2月3日下午4時圓寂,享壽80歲。

出身江蘇貧農之家的聖嚴法師自喻為:

「風雪中的行腳僧」,

被喻為穩定台灣人心的力量。

法師臨終前曾留下遺言,

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

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

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鋪張,

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挽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懇辭花及輓聯,

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凈緣。

末後說偈:

無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每一秒的生,就是下一秒的死,所以我們每天都在生死之間穿梭,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人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佛家講生老病死皆屬無常,既然無常,坦然接受,勇敢面對就是!

本煥長老——「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本煥長老一生弘法布教,

建寺安僧,籌集資金數億元,

興修寺廟十幾座。

臨終前,

老和尚交待要荼毗,悼詞也親自改過了。

「不要念過多的溢美之詞,

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就叫我一個修行人。」

老和尚對信眾最後的開示是:「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做人真誠、講誠信方能無愧無悔,這才是人生的成功!

聲明:五台山般若 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怪寺廟:和尚尼姑在一起,遊客求子說有求必應!
吃飯念此偈,積累福報如此簡單!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