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想對你熱情洋溢,只想封閉自我

不想對你熱情洋溢,只想封閉自我

這幾年熱情太外泄了,看到很多事情和現象都覺得不滿憤懣,想發表意見,想要改變,寫了一些所謂的文章,說了一些恰當或不恰當的話,愛了恨了一些應該或不應該的人。總覺得自己內心能量滿滿,甚至想把這種能量強塞給別人。

但是。其實一個人外表和內心往往是反的,就像刀爾登寫的中國好人,也如馬良在告白書里寫的那樣,「自負背後是自卑,強壯背後是虛弱」。形容這個時代,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

所以,越來越害怕以後自己年歲漸長變成一個淡漠粗糙的人。(我相信自己不會冷漠,不會麻木,所以用淡漠和粗糙來比擬)

看到的那麼多殘酷的現象和畸形的思想,心裡其實很痛苦,很憤怒。我又能改變什麼呢?其實古人的回答很好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找到生命的節奏,循序漸進。

所以那其實就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屏蔽掉這世界的一些聲音,過去我一直做不到,但是現在努力在學習。

屏蔽掉一些聲音,封閉自己,堅守下去。

我們過去這幾百年幾十年一直在批評封閉,現在我卻偏要讚揚封閉這種精神,我認為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這個時代都其實很需要這種精神,開放意味著持續不斷的熱情,可是無論是人還是一個國家誰又能一直堅持呢?熱情總是有限,用盡必是冷漠。

我倒覺得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的行走,都應該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仰望星空要熱情開放,但是更需要的卻是「封閉」踏實努力,默默前進。

新聞學院的很多教授其實從來不看新聞,不看報紙,(如李希光老師)。陳寅恪不喜歡發表政治意見,強調獨立自由之精神,一心埋頭於故紙堆,專研學術。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無論是魯迅還是聞一多其實都有這樣封閉的人生時刻。

大學之後,我一直愛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和那些去往更好的學校的人差在哪裡,為什麼我不能去清北。細心觀察比較自己與某些清北學生(我認識的,不指全部),其實我寫的某些文章比他們的更好,看的書想得東西比他們更廣更深,但是其實這幾點也是罪魁禍首,廣而不深,不斷的熱情開放難免流之於浮躁,知識和語言的炫技,在現在我的某些文章中依然明顯。

而他們有一點永遠值得我學習,踏實的努力。屏蔽掉誘惑和一些不適合現在自己去思考的東西,一心去踏實處理眼下的問題,我高中時從不會為了一個薄弱知識點去練上幾百道題,練到幾道就沾沾自喜,自認為智商足以駕馭。

當時總愛看很多高中知識之外的東西,做圓錐曲線總想著什麼拉格朗日,洛必達,甚至在做題的時候想到洛必達的八卦,做文綜想的都是錢穆,陳寅恪,甚至鄙視排斥一些卷子上的觀點材料,語文和英語也是,不再贅述。

而我認識的清北朋友,除了一些天賦異稟的人,更多人未必知道那麼多高中僵化知識之外有趣的東西,往往是為了某些弱項,練上幾百道題幾千道題,錯題本專項整理。反觀自己,學的不踏實,滿足於自己淺薄的知識,挖得不深,總愛思考一些「不合時宜」的問題,錯題本幾乎都是應付老師。總愛「熱情」的追求更大的知識,貪圖更大的世界,然而高中應試其實要的是立足於有限知識的踏實,封閉自己,踏實就好。

然後再去看歷史,看現在,其實也是這種規律的體現。最上層的人未必是最聰明的,看的書最深最多的,但是一定是踏實肯乾的、言之有物的。聰明人只能為其所用,淪為狗頭軍師之流。劉備劉邦們,可以讓張良韓信諸葛亮們為我所用,靠的是踏實,剋制自己的慾望,封閉自己的世界。

我缺乏這種封閉的精神,某種程度上也是那種古代士大夫一直強調的隱逸精神,安心封閉於自己的精神天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很多人困境的解決之道也許就是這種封閉。

一位長者對我說,大抵如此的話,「我們年輕的時候,總是把創作的衝動誤以為是創作的才華,總是把對孤獨的恐懼誤以為是對愛情的嚮往。」如今深以為然。

現在,熱情其實往往與浮躁相勾連,我有一度,什麼都寫不出,說不出,覺得自己真是江郎才盡,以後只能炒冷飯了。

其實還是因為缺乏那一種封閉的精神吧,有些東西審思之也不過是衝動,是孤獨,發酵不成才華和愛情。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越來越喜歡老子

GIF

最後遁詞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後遁詞 的精彩文章:

TAG:最後遁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