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怒!憑什麼你有我沒有?

怒!憑什麼你有我沒有?

原標題:怒!憑什麼你有我沒有?


我曾在多篇文章中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重要性。


要做到孔子的「恕」的一個重要點就是學會站在對方立場、角度思考問題,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但是,換位也好,理解也罷,並不表明贊同對方的想法或行為。


我們在工作中不時會碰到這樣的人:


1、因為我為某件事準備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所以理所當然應該實現預期目的。


其背後的邏輯簡單明了:

  • 因為……所以……

看起來頗有道理,老天怎麼可以辜負我的努力和付出呢?


2、類似的邏輯還有:

  • 他人……的情況,我……的情況,因而對我不公平。

從同理心的角度,或者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這兩類人的邏輯都可以理解。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滿足這兩類人的訴求,實在滿足不了,給予某些補償呢?



1、對於持有「因為,所以」邏輯的人這種邏輯說的不客氣,就是自以為是的邏輯。

核心是你所謂的付出給組織帶來了價值嗎?如果沒有,甚至連方向都是錯的,何談其它?


還有一類人,老是喜歡談比如以前比如在學校多麼努力,取得了很多榮譽,取得了多好的學歷,所以我應該多得到利益。


核心是,你在學校期間與工作中產生的價值有毛線關係?你以前的努力和現在的利益分配有多大關聯?


2、對於「他人……的情況,我……的情況」的這類人,邏輯更是幼稚可笑

  • 比如去年可以享受的權利,今年情況變化了,不能享受很奇怪嗎? 舉例:2015年在上海交滿3年社保就可以買房了,現在可是需要交滿5年社保才有資格了。
  • 因為你和某同事是同一個學校、同一年加入單位的,起薪也一樣,憑什麼現在他比我高?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核心點是比來比去,從而得出自己被「欺負」的結論。

雖然人性趨利避害,但這也不是我們可以任性較真、憤怒的理由。



王小波說過,「甚為一個中國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別人『推己及人』的次數,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推己及人」,「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這些高情商人士必備良品需要嗎?

當然需要。


但這並不標明理解你,就一定要贊同你,支持你!甚至幫助你取得你想要的東西!


毫不底線的「推己及人」,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傷害。客觀上,也會造成「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劣幣淘汰良幣的困境。


這樣的結果,恐怕也不是你我的初衷吧。(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豐言豐語 的精彩文章:

TAG:豐言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