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動駕駛汽車路測不解渴怎麼破

自動駕駛汽車路測不解渴怎麼破

「已開放的道路結構過於單一」「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測試意義」「不想花冤枉錢進行測試」……

自今年4月《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發布以來,全國各城市發放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遍地開花。1個月前,為了解國內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申請情況,本報記者在走訪國內數家自動駕駛汽車創業企業後,得到了上述反饋。但更多的問題隨之而來:為何地方政府開放的道路無法滿足汽車企業的測試需求?初創公司對路測牌照和測試道路又有哪些要求?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與規範工作調研會上,上述問題得到了回應。

? 「為跑在最前面的人提供服務」

今年3月22日,百度拿到了北京市首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但鮮有人知,由於發放前發生了Uber的無人駕駛傷亡事件,北京市相關部門連續召開了3天會議,反覆研究Uber無人駕駛汽車事故的發生原因和具體場景,探討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經過幾番論證才慎重地發放了首張自動駕駛測試試驗用臨時號牌。

正如北汽集團自動駕駛部門相關負責人所說,無論是北京,還是全國其他城市,都需要將公共安全和科技創新之間的平衡放在首位。一方面,鼓勵創新絕不能以犧牲其他交通參與者為代價;但另一方面,過於「保守」的政策又將延緩技術進步的腳步。既想開放更多道路資源以滿足企業對各類場景的需求,但基於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的整體水平,又不敢放開太多道路,這是令各地政府兩難的問題。

據了解,作為全國開放測試道路最長的城市,北京市已經開放了33條總長為105公里的首批開放測試道路,未來還將爭取開放更多測試道路,涵蓋更多場景。北京市經信委電子信息處處長顧瑾栩表示,北京市必將以打造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力爭讓政策跟上企業技術創新的腳步,「為跑在最前面的人提供服務。」

? 初創公司邁出第一步

在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獲得者中,鮮有創業公司的身影,為何創業公司對牌照不「感冒」?除了上文提及的原因外,還包括資金不足、技術路線不同等原因。

據了解,與測試費用相比,改裝費用是一個更大的資金難題。在三部委及各地頒發的相關文件中,明確要求測試車輛必須「未辦理過機動車註冊登記」,但不少創業公司目前使用的都是已經上過牌照的非法改裝車輛,重新改裝動輒就是數百萬元的費用。

禾多科技相關技術人員透露,公司主要展開布局的場景是以高速公路為典型的結構化道路,以及以代客泊車為代表的「最後一公里」,而允許道路測試的場景多為城市道路。如果沒有特別需要,公司不會為單純獲取牌照而打亂企業技術升級的節奏。

不過,今年7月小馬智行成為了北京第一家,也是全國第一家獲得自動駕駛路測許可的初創企業。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初創企業申請路測牌照。

? 先行先試完善測試規範

相比糾結是否申請牌照的自動駕駛企業,像美團、智行者、京東、新石器這類研發物流、清掃等特殊自動駕駛產品的企業更為痛苦,因為所有針對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文件,都要求是一輛符合汽車相關標準的車輛。對於各地政府來說,推動這類產品的創新也迫在眉睫。

對此,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吳瓊介紹說,北京市計划進一步完善測試場地的建設,豐富試驗環境,包括建設高速、城市以及鄉村三大測試區域。在進一步推進政策法規與技術標準的規範工作方面,將重點解決更長車身車輛的道路測試以及物流車等特殊產品的測試問題,基於5G的智能道路建設標準制定工作也在同步展開。

據悉,北京市正在進行特定區域示範工作的探索,包括自動駕駛微循環、快遞外賣、通勤擺渡和旅遊導覽等。「原則是保障安全、支持創新、點面結合、分步實施。在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企業創新,推動社會進步。」吳瓊如是說。

此外,在調研會上,禾多科技、奧迪、戴姆勒、北汽等相關負責人均提出,希望加速放開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但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地方政府的能力範圍,須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簡稱《條例》)對「不允許高速公路進行實車試驗」這一條款修改後方可實現。

不過,在遵循現行法規的基礎上,北京市在已經開放的首批測試道路中,特意選取了一條能夠模擬高速公路場景的道路。顧瑾栩表示,通過與相關部門協商,北京市將爭取開放更多測試道路。

據透露,《條例》已經列入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訂計劃,相信北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先試將給法規修訂提供更為充分的參考和依據。(中國汽車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汽車報 的精彩文章:

恆大67億港元入股法拉第未來,具體是怎麼回事?

TAG:中國汽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