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歐簽署經濟夥伴協定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
戴二彪
戴二彪(日本) 亞洲成長研究所 研究部長、教授
2018年7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東京舉行第25次定期首腦協議後,簽署了日本歐盟經濟夥伴協定(EPA)。相比傳統的自貿協定(FTA),EPA性質相同但包含更多的規則方面的內容。該協定將在日本國會和歐洲議會批准後於明年3月後正式生效。協定生效後,日本和歐盟將共同形成一個擁有近6.4億人口、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1萬億美元(約佔世界GDP28%)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其貿易額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近37%。
由於7月上旬日本的部分地區發生破紀錄的暴雨和隨後的山洪爆發,導致200多人死亡。在災後復舊活動急待展開的氛圍下,日本國內對該協定的報道相當低調。但是,鑒於簽約雙方的巨大經濟規模及其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加上目前全球正處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戰風險增大的敏感時機,這一協定的內容和傳達的信號立即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快速簽署的背景
日本和歐盟的大多成員均屬發達國家,具有相近的所得水準和基本價值觀,近代以來一直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經濟聯繫。但是,由於相互之間隔著大半個歐亞大陸,日本和歐盟諸國的各種聯繫的緊密度也被打了一定程度的折扣。
從2016年的貿易往來統計看,對日本來說,歐盟是僅次於中美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但對歐盟來說,日本只是歐盟的第六大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其重要性遠低於美國和中國。2016年,日本出口到歐盟諸國的貨物總額約為8萬億日元,從歐盟進口的貨物總額約為8.2萬億日元。日本方面略有貿易赤字,但基本平衡。
從2016年的相互直接投資統計看,對日本來說,歐盟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和最大的對內直接投資來源地。但對歐盟來說,日本只是歐盟的前十位之外的直接投資目的地和第四大對內直接投資來源地,其重要性並不突出。
在這樣一種經貿關係下,雖然2013年開始了日歐EPA談判,但並沒有放在雙方最重要的議事日程。為什麼2017年以後日歐EPA談判進展突然加快,最終比談判起步更早的中日韓自貿協定率先簽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其一,特朗普上台後美國貿易政策的急劇變化。眾所周知,在奧巴馬時代,為了構建「重視規則的自由貿易體制」以維護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貿易競爭優勢,美國聯合日本和EU,相繼推進了環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和環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協議(TTIP)。但是特朗普在2017年1月入主白宮後,立即宣布退出等待簽署生效的TPP,同時終止進行中的TTIP談判,對前任政權和同盟國苦心經營多年的貿易戰略全盤否定。而且,在「美國第一」的執政理念下,特朗普斷然宣布將對其貿易夥伴出口美國的產品增加關稅。這種露骨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對中國這樣的「美國的競爭對手」帶來衝擊,也給歐盟和日本這樣的美國同盟經濟體帶來嚴重不安。作為國際貿易的受惠經濟體,日本和歐盟為了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在旗手缺位的新形勢下,有共同扛起自由貿易大旗的強烈意圖。
其二,日本和歐盟在基本政治價值觀、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高度相似。雙方在強調自由貿易重要性的同時,也不忘「重視規則」的初心,在構建新時代國際貿易秩序的理念上意氣相投。而且,雙方之間,不存在中日韓三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因此,在英國選擇脫離歐盟、美國退出日本積极參与的TPP後,日本歐盟EPA一旦被列為雙方經濟外交重點,談判效率相當的高。
在上述背景下,經過2013-2017年的18輪交涉,進入2017年後顯著加速。同年7月日本和歐盟雙方達成大框架的合意,12月完成各領域具體交涉。其後逐步完善條文,終於在2018年7月17日正式簽署日本歐盟EPA。
對雙邊經貿的影響
由於日本和歐盟都推崇自由貿易,日歐雙邊貿易中的現行進口關稅已經很低(兩方的平均稅率均不到2%)。儘管如此,日歐EPA生效後,還是有一些顯著的變化。主要看點有以下幾方面:
(1) 零關稅商品範圍將進一步擴大。2019年3月以後,歐盟將對99%的日本原產商品品目免除關稅,日本也將對94%的歐盟原產商品品目免除關稅。在既存的自貿協定(FTA)或經濟夥伴協定(EPA)等類似的協定中,還鮮有比這更廣的免稅覆蓋率。
(2)日本和歐盟將互相降低或逐步降低對方優勢領域產品的進口關稅。從歐盟方面看,主要變化是:將顯著降低從日本進口的汽車以及日本酒、扇貝、部分加工食品(如醬油等)的關稅。其中,汽車關稅將從現行的10%逐步降低,到協定生效後的第八年將撤銷為零,對汽車零部件也有相應的分階段降稅。日本產冷凍扇貝的關稅將從現行的8%逐步降低,到第八年撤銷為零。至於日本酒,更是一步到位,2019年3月後其關稅立即撤銷為零。從日本方面看,對歐盟工業產品的現行進口稅率已經很低,主要變化是將顯著降低從歐盟進口的乳酪、葡萄酒、豬肉等農產品關稅。其中,軟質乳酪關稅將從現行的29.8%分階段降低,到協定生效後的第六年將撤銷為零。葡萄酒關稅(現在為15%或1升125日元)將在協定生效後立即撤銷為零。豬肉稅率(現在最高稅率為1公斤482日元)將逐步降低,到協定生效後的第十年降至1公斤50日元。
(3)在降低關稅以外,對貿易、投資、知識產權、人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相關規則,也做了許多較具體的規定。其中,協定中允許雙方企業在日本和歐盟範圍內將個人信息帶出境外,有可能促進電子商務事業和AI產業成長。
從上述變化可已看出,為了儘快簽署EPA, 日本和歐盟雙方都在自己的保護領域(對方的優勢領域)做了明顯的讓步。眾所周知,汽車產業是日本目前最具競爭力的核心產業,在北美市場,日系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高達40%左右。但在歐洲市場,日系汽車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到10%。逐步降低日本汽車的進口關稅,顯示了以德國為中心的歐盟的誠意。與此同時,日本投李報桃,同意對歐盟的乳酪、葡萄酒等主力農產品大幅度降稅和免稅。當然,日本政府為了在阻力最大的農業領域說服本國各地農協和選民,也通過交涉獲得了歐盟對日本酒、日本產扇貝和部分加工食品的關稅優待,這些日本產品可謂價廉物美,有相當高的國際競爭潛力。
日本和歐盟EPA簽署後,兩國產業界普遍表示支持。在日本國內,汽車製造業界自然大為歡迎,面臨挑戰和機會的農林水產業界也情緒穩定。據日本政府的測算,日歐EPA生效後,會顯著擴大日歐貿易,增加僱用(29萬人),給日本帶來GDP增加1%的經濟效果。
在歐盟諸國,義大利、法國等農產品加工強國對協定帶來的經濟效果充滿期待。德國對本國汽車製造業界可能受到的負影響雖然有所擔憂,但是考慮到為了贏得動不動就鬧脫歐的南歐諸國對歐盟大家庭的支持,作為核心國必須顧全大局,爭取歐盟全體利益最大化。據歐盟的推算,日歐EPA生效後,通過對日出口擴大(增加34%)和僱用增加等路徑,有可能給歐盟全體帶來GDP增加0.76%的經濟效果。
儘管這些經濟效果的測算不一定很精確,但是,無論從國際貿易理論還是以往的經驗看,日歐EPA的簽署帶來雙贏的可能性很大。
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
日歐EPA之所以引起世界矚目,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它誕生於貿易保護主義逆風中。歐盟與日本這兩大經濟體,包括了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但是戰後一直輔助美國,為構築和維護現行的國際貿易體系和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甘做配角。但是今天,面對美國特朗普政權與國際社會領袖身份不符的做派,歐盟與日本正在試圖集聚力量,在國際經貿和政治舞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事實上,7月17日,歐盟與日本雙方首腦不僅簽署了經濟夥伴協定(EPA),同時還簽署了戰略夥伴協定(SPA)。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簽署後發表了這樣的感想:雖然歐洲和日本相距甚遠,但是今天,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歐盟和日本的關係變得前所未有的接近。
關於歐盟和日本接近的目的,安倍在簽署EPA和SPA後講得更加直白:在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抬頭的今天,日歐EPA的簽署明確地向世界表明了我們堅定的政治意向,即日本和歐盟將作為自由貿易的旗手,維護和發展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自由貿易體系,引領世界繼續前行。而日歐SPA的簽署,表達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有著共同基本價值觀的日本和歐盟的合作關係,維護和擴大基於規則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從而引領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繁榮。
日本和歐盟這兩大提倡自由貿易的經濟體在經濟、政治上的接近,無疑將擴大兩者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從目前看,這非常有助於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和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對正處於與美國貿易戰爭陰影中的中國也是一個間接的聲援。但是,從長遠看,日本和歐盟面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趕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今後必然會更加強調「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從本質上,重視規則的美、日、歐在國際貿易的基本理念上是一致的。這裡有其自私的一面,但實事求是的說,更多的成分屬於合理的訴求。今後的全球經貿活動中,中國在面對來自發達國家的批評時,應該理性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應對不當的話,有可能導致美日歐抱團孤立中國。應對合理的話,將推動中國的法治意識、科技研發能力、產業水準日益進步,從而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逐步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編輯 李靖雲)
(戴二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