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造粵電責任品牌 用心創造綠色能源

打造粵電責任品牌 用心創造綠色能源

7月20日,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電」)發布2017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2010年至今,粵電已經連續8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今年的報告,粵電一如既往地展示了在過去一年的社會責任管理績效、履責表現以及存在的不足。其中,重點披露了粵電在安全、經濟、環境、社會四方面的績效,充分彰顯了粵電推進社會責任履行與治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模式,以及努力打造粵電責任品牌的決心和行動。

「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通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粵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灼賢表示,多年來,粵電作為一個講責任、勇擔當的省屬發電集團,時刻牢記「厚德善能 益邦惠民」的企業使命,用實際行動不斷踐行「用心創造綠色能源」的承諾,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社會責任履行和治理,攜手各相關利益方和諧發展、互惠共贏。

安全粵電——

全產業鏈安全可控

安全生產局面總體穩定

2017年8月下旬開始,廣東沿海經歷了「天鴿」「帕卡」「瑪娃」等颱風的襲擊,粵電各沿海單位臨危不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主動積極做好各項防禦措施,颱風中未造成人員傷亡和主設備損壞。其中,受颱風「天鴿」影響,珠海、澳門地區電網、通信等受損嚴重,粵電所屬珠海電廠、金灣發電公司正面遭受颱風襲擊。當時,珠海電廠維持2號機組單機孤網運行8小時,承擔起珠海地區電力供應的重要電源支撐任務,為地區電網順利恢復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強大的應急能力背後,是粵電時刻緊抓安全管理,緊密圍繞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以「夯實安全基礎」為重點,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採取有力措施防範安全風險,確保集團全產業鏈安全,保持全年安全生產局面總體穩定。

粵電還定期召開專題黨委會、安委會會議,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實現安全生產關鍵崗位持證上崗。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管控與隱患排查整治,全年檢查發現隱患共計922項,完成整改888項,整改率96.31%。

同時,粵電還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並以對標管理為抓手,不斷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及科技創新水平。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高新企業2家;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4項、中國電力創新獎12項、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6項、省科學技術獎8項;新增專利59項、軟體著作權11項。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粵電各火電廠連續安全生產天數最高達5821天,水電廠連續安全生產天數最高達7504天。全年未發生一般及以上設備事故和電力安全事故;未發生火災、垮壩、水淹廠房等事故。

卓越粵電——

多個海上風電項目

獲核准或列入核准計劃

2017年,粵電主動應對挑戰,積極搶抓機遇,開拓市場,嚴控成本,優化結構,增創效益,較好地完成了整體經營目標。

粵電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拓市場,努力提質增效。在電力需求相對飽和以及西電大幅增送等因素影響下,全年完成上網電量1123.43億千瓦時,仍較去年增長了13.3%。全年售電交易電量143.8億千瓦時,售電規模穩居全省售電市場第一。

粵電著力推進落實國企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研究制定結構調整及精幹主業方案,推動治理結構優化,增強競爭力。積极參与電力體制改革,改革集團經營管理模式,全面啟動電力營銷體系構建工作。

2017年,廣東電力市場交易規則進行了大幅調整,市場電規模將增加至全社會用電量的20%,省內煤機40%的電量將進入市場。面對改革,粵電積極應對,全年粵電所屬的14家入市發電企業向社會用電企業售出長協電量247.58億千瓦時、競價電量94.77億千瓦時,市場化交易售出總電量342.35億千瓦時,向社會提供電費讓利共計21.31億元。2018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實際簽約率達年度長協上限指標的100%,簽約均價優於央企及省內主要發電集團。

在大力加快清潔能源建設發展方面,去年粵電多個海上風電項目獲核准或列入核准計劃,省內外陸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前期收穫進入快車道,規模同比增長1.4倍。新增風電、太陽能資源儲備同比增長60%,為新能源未來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粵電積極推進「一主多元」協同發展,深入挖掘財務和金融管理價值,多元化板塊經營效益明顯提升。粵電集團自保公司獲中國保監會開業批複,粵電融資租賃公司開業即獲百億授信。

2017年6月,粵電集團控股的廣東省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重組成功,將為粵電打造資源採購—LNG接收—管線輸送及市場銷售的中下游產業鏈、加快省內天然氣主幹網建設、實現「十三五」期間基本建成通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天然氣主幹管網、優化全省能源結構、打造綠色廣東目標奠定基礎。

綠色粵電——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項目

助力廣東綠色低碳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粵電主動適應國家環保新形勢、新要求,全面壓實環境保護責任,把環保壓力及時有效傳導到位,積極落實國家、廣東省環保重點任務安排,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深入推進省內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工作,按期完成並嚴格按照超低排放要求穩定運行。密切監測環保排放數據,加大現場環保監察力度,及時掌握環保設施運行狀況,解決設備重大技術問題,降低超標排放風險。加快實施碧水工程,完成火電廠廢水零排放相關研究規劃,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助力廣東綠色低碳發展。

粵電積極落實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計劃(2015—2020年),系統各電廠明確了節能改造技術路線和實施項目。

——通過調整電源結構、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加強科技攻關、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深化節能減排精細化管理等措施,力爭至2020年底,燃煤機組平均供電標煤耗下降309.5克/千瓦時。

——廣東省境內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全部達到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

——全面完成國家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關於印發〈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以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環境保護廳轉發〈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報告顯示,2017年,粵電在機組利用小時持續低位、環保設施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多措並舉,加大投入節能改造,大力推進對標管理、節能評價、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機組運行優化,深挖節能潛力,實現了節煤3.6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的良好成績。去年,粵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均同比下降,且大幅優於全國電力行業平均水平;大力建設節能機組,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佔總裝機容量的63.8%;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61.04萬千瓦。

和諧粵電——

連續7年榮獲廣東

扶貧濟困紅棉杯金杯

粵電堅持以人為本,負責任地對待每一名員工,努力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重視員工的個人發展、注重人文關懷,積極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粵電暢通人才供給渠道,積極組織員工學習培訓,給予員工充分的發展機會。2017年,共有一家單位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1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人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同時,粵電繼續完善困難職工幫扶機制,深入基層為職工辦好事做實事。2017年,公司及各單位對困難、生病住院職工共2200多人次,補助慰問金合計136.44萬元。

在對外建設方面,粵電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穩健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目前,粵電在澳大利亞、英國、荷蘭及墨西哥等地區開展了涉及電力、煤炭等領域的合作。同時積极參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有效促進電力行業的規範、健康發展。

「厚德善能 益邦惠民」是粵電秉承的企業使命,把社會公益作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之一。粵電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大力支持社區共建,開展扶貧濟困、支教助學等各類公益活動,截至2017年年底,粵電投入各項扶貧資金累計1.455億元,其中2017年度各項扶貧捐贈支出合計達1701.106萬元。自2010年「廣東省扶貧濟困日」確立以來,連續7年榮獲「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金杯」。

粵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粵電將繼續強化社會責任管理,並且以更加紮實的工作和更加有效的行動,齊心協力推動粵電集團成長發展再上新台階,讓粵電責任品牌更加閃亮。文/圖:劉倩 岳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寮步召開 優秀黨員 事迹報告會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