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少有的清官,傳說能通行陰陽,卻被嚴重黑化,誤解上千年

歷史上少有的清官,傳說能通行陰陽,卻被嚴重黑化,誤解上千年

原標題:歷史上少有的清官,傳說能通行陰陽,卻被嚴重黑化,誤解上千年


包拯是歷史上少有的清官。他清正廉明,鐵面無私,英明決斷,素有「包青天」之稱。很多人對於包拯的認知,大都來源於影視作品和相關小說的描述,認為他面黑如漆,額頭有一彎新月。


大家不禁心生疑問,包拯的臉本來就是這麼黑嗎,新月又是從何而來呢?


種種跡象表明,包拯本是容貌俊美的書生,至少臉是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黑。理由如下:


其一,包拯家境殷實,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就家境而言,包拯是不可能整天風吹日晒從事重體力勞動的。相反,包拯從小讀書,28歲就得中進士,是一個十足的書生形象。如此看來,包拯多半是沒有黑的可能。


其二,包拯是北宋的明星人物,如果他真有異於常人的黑,哪怕是臉色比較幽暗,老百姓之中肯定會被爆料,至少也會被史官或者個人記下的。然而,我們遍查宋代史書,並未發現包拯黑臉的有關記載。


其三,在安徽合肥的包公孝肅祠內有一副包公的畫像,畫像中包公粉面白臉大耳厚唇,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一副溫文爾雅的儒生形象,但他的身高只有1.6米左右。包公的畫像是根據古畫的臨摹本所繪,應該和真實的包拯比較接近。此外,包拯家譜也有「乃清雋古雅,殊無異於人」的描寫。



綜合來看,包拯的臉應該是不黑的,而且是沒有月牙的。那為何後來又招黑,而且還出現了令人稱奇的月牙呢?


這應該和人們崇拜包拯有關。包拯因為鐵面無私,在民間素有「包青天」之稱。鐵,《說文》中解釋為「黑金也」。鐵有黑色的意思,鐵面也就是黑面。這是人們主觀臆想的過程。當然,包拯在世,黑臉形象是不可能存在的。包拯之後,尤其是南宋時出現了以包拯為主題的故事和戲曲,鐵麵包拯逐步轉化為人們對現實不滿的一種心理幻想。到了元代,雜劇盛行一時,有關包拯的包公戲和演義小說盛行,包拯逐步成為人們公正執法的一個符號象徵。在這一背景下,人們需要對包拯的形象重新定義,白面書生肯定不行,與鐵面相關的黑臉形象逐步衍生出來,並走入千家萬戶。可見,人們對包公形象的誤解至少已有千年之久。



月牙又是怎麼解釋呢?


其實,月牙的出現與民間將包拯神化的過程分不開。包拯權知開封府時,便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說法。這件事傳來傳去,到了後來,民間以至賦予包拯陰間斷案的「能力」,既然要出入陰陽斷案,必然要一個通行證。月亮屬陰,月形圖案逐步成為這種能力的象徵,於是包拯「月形腦門」便出現了。所謂包拯「日斷陽間夜斷陰」,靠的就是腦門的一彎月牙。當然,到了有關包拯的傳統戲曲中,人們將包拯的形象臉譜化,不僅黑面如漆,而且還有一彎新月,成為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形象。


無論是黑臉還是月牙,說明了包拯的不凡的斷案能力,其實這也是一個誤解。包拯做權知開封府只有兩年時間,比起判案能力,包拯最出名的應該是任監察御史及知諫院時,肅正綱紀,彈劾權貴,懲處貪官贓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趣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最崇拜的中國皇帝,在位時間二十三年,卻常常被人忽視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