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遺憾地告訴你,你的喝水方式會「毀了」藥效

遺憾地告訴你,你的喝水方式會「毀了」藥效

現代人的生活中,「多喝水」已經成了一句常用語,幾乎在任何場景中都能出現。

渴了累了要多喝水,困了病了要多喝水,到了吃藥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多喝水呢?

其實,每種葯都有自己的「最佳飲水量」,只有喝對了,才能保證藥效。

服3種葯需多喝水

有些葯需多喝水送服,喝少了不僅影響藥效,還會給身體帶來疾病風險。

增加結石風險

磺胺類

長期服用磺胺類以及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抗菌葯,可能引起泌尿系統結石。多喝水可預防服這些藥引起的結石。

建議:此類藥物用200~250毫升水送服,服藥期間持續多喝水。

引起排汗/排尿

布洛芬等退燒藥

感冒發燒時常用的解熱鎮痛葯布洛芬,服用後會讓人大量排汗,有可能導致水電解質失衡,這時補水就十分重要。

服用茶鹼、氨茶鹼、二羥丙茶鹼等平喘葯時,也應該多喝水。這類葯會引起口乾、發熱或多尿的副作用,補充水分很有必要。

建議:此類藥物用200~250毫升水送服。

刺激食道

阿侖膦酸鈉等

治療骨質疏鬆的阿侖膦酸鈉,有刺激上消化道黏膜的副作用,建議用一滿杯水送服,且服藥後至少30分鐘內避免躺卧,以免造成食管炎、食管潰瘍或食管糜爛等。

四環素、土霉素、克拉黴素、克林黴素、替硝唑等抗生素以及硫酸亞鐵、對乙醯氨基酚等葯可能引起類似問題,服用時都要多喝水。

建議: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尤其對於食管運動力減弱的老年人,更應多喝水。

兩類葯自帶「節水屬性」

有些藥物的起效方式特殊,用藥時要少喝水。

1

胃黏膜保護劑

如硫糖鋁、氫氧化鋁凝膠等

此類藥物通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達到治療效果,吃飯、大量喝水均會影響這個過程。

建議:該類藥物在餐前1小時睡前服用,服藥期間應少喝水

2

止瀉藥

如蒙脫石散等

此類藥物同樣會覆蓋消化道黏膜,所以也應當少喝水。

建議:說明書要求1袋蒙脫石散(3克)應「倒入半杯溫開水(約50毫升)中混勻快速服完」。服藥後30~60分鐘之內也應該少喝水

溫馨提示

服藥時除了注意水量,還要關注水溫。活菌製劑、膠囊對水溫尤其敏感,建議用溫水或涼水送服,以免影響藥效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本期

藥學智囊團

中國藥學會合理用藥科普傳播專家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張海英

遼寧省人民醫院臨床藥學部臨床藥師 王雨

本期編輯:劉暢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葯你懂」(微信號:yaonidongwx)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靠譜的用藥指南

請移步「葯你懂」翻牌子

(ID:yaonidongwx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不吃早餐一年胖22斤!除了體型,這些器官也在抗議
絲瓜,一根藤上4味葯!農曆六月里的「消暑高手」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