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志摩每天按時去理髮,多年後朋友道出原因,為張幼儀感到不值!

徐志摩每天按時去理髮,多年後朋友道出原因,為張幼儀感到不值!

民國初年,西學東漸,自由戀愛走進了中華大地,很多人在有妻子的情況下,看到美女,便宣稱愛情來了,於是拋棄妻子,發展到最後始亂終棄,在他們看來這是追逐愛情,但是在現代人看來,就是一個個渣男。一首《再別康橋》將徐志摩推上了文學的高峰,其中背後隱藏的,卻是徐志摩自認為追求真愛,擺脫束縛,而拋棄自己懷孕妻子的真相,我們都知道,徐志摩一生與3個女人有糾纏,一個是原配張幼儀,一個是妻子陸小曼還有一個是愛慕但得不到的林徽因。

徐志摩,咱們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出身很好,父親是硤石地區的最富有的人。民國時期,剛擺脫了封建制度,所以當時的人們給我們一種非常前衛的感覺,尤其是著裝,他們也非常講究,因為當時的中國已經有西方的思想的引進了,所以很多的富家的公子哥就很注重自己的穿著和容貌形象,而徐志摩特別注重打扮,在英國學習的時候,他每天都要去理髮,當時妻子張幼儀就感到特別的不解。

而徐志摩每天按時去理髮,多年後朋友道出原因,為張幼儀感到不值!在《張幼儀:愛到絕境,靈魂才會逆襲》就有記述過這一段: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期間,每天都要去「理髮」。張幼儀說,住在英國沙士頓的那段日子裡,徐志摩每天吃完早發就出門了,原由是「理髮」。而徐志摩他每天的舉動,張幼儀看在心裡,心想著他可能在外面有了女人,女人的直覺一般都很准,雖然在那時候她並不知道那個女人是誰。

其實,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是個悲劇,從娶她的第一天起,在他眼裡張幼儀就是「鄉下土包子」,而這輩子張幼儀作為徐志摩的髮妻都沒有得到過來自丈夫的疼愛,只是被徐志摩看做是父母給的傳宗接代的工具罷了。當時,結完婚後,徐志摩就出國求學去了,留下妻兒在家孤苦守候,之後日夜思念徐志摩的張幼儀,接到了徐志摩的一封信,讓張幼儀前往國外一起生活,於是,張幼儀懷著又驚又喜的心情踏上了駛往徐志摩的輪船。

而當時,徐志摩與張幼儀他們兩個人的全部收入來源,都是靠著徐志摩父親提供的,而徐志摩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吃過飯以後都會去理髮,對於張幼儀而言,很不理解徐志摩,為何他要每天去「理髮」,為何不把那筆錢省下來。張幼儀為此事說過很多次,但是徐志摩依然沒有什麼改變,照樣每天去理髮,而且他從來不為他們二人的後半生做任何規劃。直覺告訴她,徐志摩在外面肯定是有別的女人了但是一直不知道是誰,直到多年之後,徐志摩的朋友郭虞裳說了出來真相也證明了張幼儀的猜想是正確的,而那個人就是林徽因。

當時留學時,好友郭虞裳住在徐志摩家,所以知曉,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出門「理髮」,是因為他要與在英國的林徽因聯繫,當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用理髮店對街的雜貨鋪當他們的通信地址,由於倫敦和沙士頓之間的郵件送得很快,這樣的話他們每天寄出去的信都可以很快的得到回應,這也是徐志摩每天都要去理髮店的真正原因,,與其說是去理髮,其實就是去收自己的心上人給自己的信。而徐志摩理髮的真正原因,讓大家為張幼儀感到不值,一心陪伴著徐志摩,在外面還要和情人書信,而且為了不讓張幼儀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用英語寫信,而張幼儀從來沒有發現過「那個女人」,直到兩人簽署離婚協議時,她才從徐志摩嘴裡聽到了「林徽因」的名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我輕輕吹來 的精彩文章:

日本一姓氏,在抗日劇里極少出現,因一日本人提議:請不要用了!

TAG:向我輕輕吹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