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戚家刀和武士刀哪個更威猛

戚家刀和武士刀哪個更威猛

十四、十五世紀的中國,正處於封建社會發展到高潮的明代。當時的明朝社戚家刀會經濟發達,尤其沿海地區由於多年沒有戰爭,更是物產豐富,人民富足。但是當時隔海相望的日本,卻正處於南北分裂、群雄割據的戰國時期,各方諸侯武士相互征戰廝殺,戰敗的一方就流亡海上。這些人對我國沿海富足的生活十分艷羨,於是就糾合部分破產農民和一些不法商人,到我國沿海走私兼搶劫,我國歷史上稱這些人為"倭寇"。

1556年,戚繼光擔負浙江一帶的防倭軍務。他進駐浙東不久,就在龍山與登陸的倭寇接上了第一仗。當時倭寇向西南方向進行騷擾。明朝的幾路剿倭大軍進行追剿,沒想到誤中埋伏,平時缺乏訓練、軍紀鬆懈的明軍亂作一團。這時,只有戚繼光統率的部隊,遇變不驚,臨危不亂,避免了明軍的全軍覆沒。

在作戰時,明軍的武器常常被武士刀砍成兩節,有些戰士甚至胳膊和頭顱直接被武士刀砍掉,這給明軍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慌。在倭寇的步步緊逼下,明軍一退再退,眼看就要全軍覆沒。

這時,一位高大威猛的將軍站了出來。他跳到一塊巨石之上,拉弓搭箭。只聽三聲脆響,跑在最前面的三個倭寇應聲倒地。剩下的倭寇不敢追趕,明軍這才穩住了陣腳,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按理說,明朝軍隊有著極強的戰鬥力,這是用無數次戰鬥積累下來的氣勢,怎麼說也不會如此不堪一擊,在倭寇的面前毫無戰鬥力,這件事情怪就怪在倭寇有著一種厲害的武器—倭刀。這種刀的鋒利是出了名的,厲害到一刀可以斬斷十幾桿長槍,如此一來,失去武器的明軍只能面臨一面倒的屠殺。

就這樣,鋒利的倭刀讓倭寇有了對明軍武器上的優勢,這些亡命之徒,還有極為嫻熟的格鬥技巧,讓人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是高於當時明軍很多的。還有一點,明軍之前的訓練針對的是開闊地上的游牧民族騎兵,到了東南樹林茂密的丘陵地帶,平時的訓練沒有了用武之地,也是前期經常慘敗的原因。

戚繼光發現,明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單兵素質差,二是武器落後。在與倭寇的作戰中,戚繼光繳獲了一批武士刀。他對武士刀做了深入研究,發現武士刀並非沒有弱點。

原來,由於重心的原因,武士刀通常需要雙手持握,在全力劈砍時威力極大。但是,如果劈砍不中的話,腋下等薄弱部位就會露出來,很容易被對手攻擊,防禦性能稍差。

了解到這一點後,戚繼光決定對單刀進行改良。這把戰刀名為「萬曆十年登州戚氏軍刀」,正是當年戚繼光改進後的戰刀,史稱「戚氏軍刀」。

戚家刀學習了日本刀的姿態,整體一改往日風格。明軍不用像倭寇那樣注重單個刀體的研磨,更加註重整體的功效和製造成本,不像造價昂貴的日本刀,根本無法大規模普及。這樣類型的明刀整體強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適合規模戰場的格鬥,為此戚繼光、俞大猷專門編著此種刀的刀法。戚家刀後期也有在刀體開血槽,這樣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後基本絕跡。

在明朝倭寇作亂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風格,主要體現在刀刃的製作方式和形制,開始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寬度縮小,刀尖不是尖銳的形制,而是帶有一個小小的弧度,極其類似早期的漢環手鐵刀,刀刃中間起一條鎬線,刀背也有一條棟線,整體姿態很接近日本刀,同時刀尖又和日本刀有所不同,日本刀的刀尖更加尖銳和鋒利,稱為切先。

而明式戚家刀則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採用削棟(刀背兩個側面去薄),減輕刀刃整體重量但是不減少刀刃的強度,這樣的功效主要還是因為戰鬥技法的不同,日刀更加註重刺擊,而中國刀注重砍削。

除此之外,戚家刀的刀姿從手柄上一尺開始成弧線,我們稱之為反,有些戚家刀比較直,反比較小,有些反比較大,應該是不同區域的匠人在製作過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關。

而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線完全是一個大的圓弧上截取的一段,這樣的刀姿在砍和削的過程中會發揮最大的殺傷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較直,是因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擊的需要。

戚家刀和倭寇武士刀的最大區別是:刀莖的不同,長度和寬厚都有所不同。刀與柄的固定方式不同,日本刀是靠目釘橫穿目釘孔,戚家刀多是尾鉚,這類刀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倭刀的弧度樣式,柄一般是直的或者前下彎,而不類似倭刀的後彎式,這是符合中國人的習慣的。

戚家刀的鍛造都符合戚繼光提出的「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要求,用百鍊鋼做刀身,純鋼做刀刃,做到整體剛柔並濟。從現有的保存的戚家刀來看,幾乎沒有採用日本鍛造方式的。日本鍛造最大的特點使用軟鐵做刀芯,外包刃鋼,鍛造方法複雜,性能很好,但是成本過高。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使用,所以中國一直使用刃口夾鋼的方式來簡單處理剛柔兼顧的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的精彩文章:

清朝為何會走向滅亡?
中國男人為何很少娶印度女人為妻?

TAG: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