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木雕經過千年傳承,為何明清時期的保留最多?

木雕經過千年傳承,為何明清時期的保留最多?

木雕工藝,可謂是刀尖上的傳承,只要是木雕收藏者,都知道木雕有著幾千年的發展史。

但是細心的人們就發現,為什麼木雕歷史這麼悠久,而現在保留最多的木雕,只有明清時期的?

史記中的木雕記載

樹經百年成長方可成材,木雕經過千年的發展傳承才能夠稱為技藝。

根據史記記載,木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但是卻沒有遺留之物能夠來印證。

史記中記載,最初的木雕工藝品,沒有現在的講究精美,只是用簡單的銅刀和普通的木材進行雕刻。

而且,最早出現的木雕,就是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浮雕技法的雛形,是簡單的動物形象。

明清前木雕不能保留的原因

無論是在現代的古玩市場中,還是各大拍賣會中,我們發現,幾乎看不到明清之前的木雕工藝品。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與所用的木材有關係,因為普通的木材,保存年限不過百年。

明清時期木雕的特點

明清時期,紅木的應用時代開始興起,紅木的木材非常堅硬,而且很多還能夠抗腐防蟲,而且木性穩定。

用紅木雕刻的木雕,存放的時間比較久,而且傳承數百年,原貌依舊清晰,能夠完整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現在所遺留的明清木雕中,所用木材是紅木的木雕,佔據了八成以上,另外兩成中,黃楊木佔據了近一成。

可見,明清木雕能夠完好保存,是與所選用優質的木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明清所遺留的木雕存量比較多,而且有實物的考量,包括現在有很多仿作,也是比較傾向於明清時期的木雕風格。

雖然明清之前肯定也是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傑作,但是存世的只有繪圖或者是一些文字記載,所以難以進行考證與仿造。

木質決定木雕壽命

現在人們收藏木雕的時候,也都是非常注重木雕的原材料是否優質,甚至對料的要求大於工。

雖然不提倡收藏木雕時,太過於側重料,但是料質好壞,直接決定了木雕壽命。

明清時期的木雕工藝,繼承了唐宋時期的木雕優點,而且還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以佛教造像、建築裝飾、傢具裝飾以及文玩擺設等四大雕刻領域。

明代的佛教造像,在唐宋佛像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又繼續創作出很多存留至今的精品。

明清時期的建築木雕,雕刻都非常精緻美觀,而且其中都蘊含了非常濃重的地方特色。

在明清時期,傢具裝飾是屬於木雕中的一個大類,其成就也是最高,明式傢具的風格,一直流傳至今。

對於文玩擺設,明清時期的文玩擺設是十分豐富的,而且所用材質也都是應有盡有。

當時的木雕技藝已經非常的成熟,精湛的雕工,創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部分保留至今。

可見,明清時期的木雕之所以存世量比較眾多,與其當時選用了優質木材有著直接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傢具之美 的精彩文章:

紅木中的「新主力」,緬甸花梨猶如空谷絕音!

TAG:傢具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