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則天下台後唐朝普天同慶,有一人卻痛哭流涕,結果他躲過一劫

武則天下台後唐朝普天同慶,有一人卻痛哭流涕,結果他躲過一劫

唐高宗李治,堪稱是唐朝的千古罪人。他在位期間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寵信皇后武則天,姑息養奸,武則天正是在他的縱容庇護下,從一個身份卑微的妃嬪起家,殺死王皇后、蕭淑妃等競爭對手,清除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位高權重的輔政大臣,最終竊奪大唐皇權,使得強盛一時的大唐三世而亡,武則天也得以實現她的野心,成為歷史上首個女皇。

不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占統治地位的古代,武則天的行為無異驚世駭俗之舉,上至文武百官,王公貴族,下至草民百姓,販夫走卒,雖然表面上為形勢所迫,對她俯首稱臣,但內心深處對她這個女皇帝卻無法接受認同。武則天在位期間表現出的治國理政的能力,遠遠勝過很多李唐皇帝,但只能說她生不逢時,在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她註定會陷入千夫所指的困境。

當時除了武則天親族勢力是她的忠實「粉絲」,她始終處在各種反對勢力的包圍之中。就連她一手提拔的宰相兼老鄉狄仁傑,對她篡唐自立的行為也極為不屑,公然阻止她把帝位傳給武氏宗族的打算,一再建議她還政於李唐後人,讓唐高宗之子廬陵王李顯繼承皇位,以恢復大唐正朔為己任。

然而,在武則天的強硬手段壓制之下,反武勢力始終處於劣勢,心有餘而力不足。直到神龍元年,八十多歲的武則天纏綿病榻,奄奄一息,朝廷中忠於李唐的大臣們,在宰相張柬之、御史中丞桓彥范、中台右丞敬暉、司刑寺少卿袁恕已、天官郎中崔玄瑋、靈武道行軍總管姚崇六人組織策划下,發動兵變,帶領禁軍直接闖進皇宮,殺死張易之等武則天的心腹,逼迫武則天禪位於廬陵王李顯,大唐得以興滅繼絕,江山再造,皇權終於重新回到李唐後人手中。

《舊唐書》記載,神龍之變後,女皇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登基,唐朝臣民無不歡欣鼓舞,「天下皆欣躍稱慶」,可說是普天同慶。帶頭組織這次逼宮的張柬之等六位大臣,也被視為挽救唐朝的大功臣和大救星。其他五個人都志得意滿,唯有一個人表現卻十分反常。

此人就是靈武道行軍總管姚崇,字元之。《舊唐書》記載,眾人都喜氣洋洋,「元之獨嗚咽流涕」,只有姚崇一個人哭哭啼啼,泣不成聲。大臣們一看都很不高興,武則天下台明明是唐朝天大的好事,況且你姚崇也是主要組織者之一,現在卻哭喪著臉痛哭流涕,難道你是後悔了?還是沒受夠女皇的奴役?

宰相張柬之德高望重,是個直性子,他當面斥責姚崇說:「今日豈是啼泣時!恐公禍從此始!」現在是哭的時候嗎!武則天一下台你卻痛哭傷心,讓唐中宗知道了,只怕立即會招來大禍!姚崇回答說,侍奉則天皇帝時間久了,如今卻要分別,「情發於衷,非忍所得」。昨日和諸公一起誅除凶逆,是盡為臣之道,今日辭別舊主,也是臣子的本分所在,即使因此獲罪,「實所甘心」。其他人聽後一時默然無語。

結果宰相張柬之一語料中,因為姚崇在武則天下台、唐中宗李顯繼位之時痛哭,既有不忠心之嫌,也屬於失禮之舉,惹得唐中宗李顯非常不滿。雖然他也是恢復李唐功臣之一,但卻並未受到封賞,反而遭到貶黜,被貶謫到遠離京師的亳州當刺史。而其他五大功臣,全都受到唐中宗重賞,被賜封王爵,張柬之封漢陽王,桓彥范封扶陽王,崔玄瑋封博陵王,袁恕己封南陽王,敬暉是平陽王,唐朝歷史上異姓封王極為罕見,「五王」一時出盡風頭。

唐朝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日夜盼望的唐中宗李顯,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庸之君。他賢愚莫辨,寵信縱容韋皇后專權亂政,最為離譜的是,屬於武則天派系骨幹力量的奸臣武三思,卻被他待如親人,加官進爵,寵信有加。武三思大權在握,對終結武家王朝的張柬之等「五王」恨之入骨,他勾結韋皇后,把張柬之、桓彥范等五大功臣先後撤職罷免,發配邊疆,最後張柬之、崔玄瑋憂憤交加,死在流放地,敬暉、桓彥范、袁恕己被殺害。

而姚崇的一場痛哭,導致他被貶謫外地,卻陰差陽錯助他躲過一劫。五大功臣遭到武三思清算之時,姚崇卻僻處遠離京師的亳州,淡出朝廷中樞的是非之地,幾乎被人忘卻,結果唯獨他一直安然無恙。直到幾年之後,唐中宗病死,韋皇后勢力被剷除,唐睿宗繼位,姚崇被重新召回京師委以重任,成為唐睿宗、唐玄宗時期的兩朝名相,富貴終老。清除學者王夫之認為,姚崇是真正的智者,「以一涕謝諸武而遠引以出,故其後五王駢戮而元之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征戰沙場幾十年,從沒受過一次傷,離不開3大護身「法寶」
武松只打死1頭猛虎,韓愈手無縛雞之力,卻讓1條河裡的鱷魚全消失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