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寧死不過江東,不是他傻,而是他想到了這件事情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寫的《垓下歌》,將自己窮途末路、英雄氣短的心態表達的非常到位。說起中國最有名的武將,項羽和呂布是最不能繞過的,尤其是項羽,被稱為「華夏戰神」。項羽的英雄氣概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不僅在於他可以力能扛鼎,而且他一個人就打過兩次以少勝多,實力懸殊的戰爭,在中國歷史上僅有項羽一人做到了,其他人都只能望其項背,如此英明神武的戰神,最後輸在劉邦手下,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四年的楚漢爭霸,雖然項羽輸了,但是並沒有妨礙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每個人都將西楚霸王稱為英雄,每個人心裡也都有這樣的疑問,當時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呢?他只要回到江東,江東是他的大本營,完全可以捲土重來,再與劉邦一決雌雄呀,為什麼要選擇自刎而死呢?
其實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因為這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項羽從江東帶出來的八千江東子弟隨他多年征戰,都已經陣亡了,他回去如何向對他無比信任的江東父老交代呢?這也是項羽他說出來的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這一點在史書上也有記載,所有人也都同意這個事實,那麼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其實這個原因才讓我們真正了解到項羽的為人。
眾所周知,江東在秦朝時是基本沒有經歷過戰火摧殘的,農民起義也基本圍繞在中原地區展開,對於江東來說,一直是在一個相對來說安穩的環境下生存的。如果項羽回到江東,以劉邦的為人,必然會親率大軍,前來江東消滅項羽,先不說項羽回到江東以後的勝敗如何,單單就是讓江東子弟再去與戰鬥力達到頂峰的漢軍進行作戰,整個江東必然十不存一,血流千里。項羽在過烏江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能不能成功,而是江東父老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讓他一統天下呢。剛剛經過數十年的戰爭,天下需要休養,不需要戰火了,為了江東父老,也為了天下百姓,項羽選擇在烏江自刎,成為了他唯一的選擇。
所以說項羽不肯過江東不是他傻,而是他想到了江東血流千里的慘狀,為了讓江東父老有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項羽願意自己去死,來為江東謀求一個天下太平。各位網友,你們如何看待項羽不肯過江東呢


TAG:舊人難忘靜守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