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昆崙山未解之謎
昆崙山有著「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同時也是中國的第一神山。古人尊昆崙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龍山」、「祖龍」,這裡存在了許多神話傳說。眾所周知的《嫦娥奔月》、《西遊記》、《白蛇傳》等都與昆崙山有關,它是產生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相傳更是明末道教混元派(崑崙派)道場所在地,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山川地貌的改變,真正的古昆崙山在哪?是否是現在的昆崙山?
山海經中言道: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山海經·西次三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
傳說中的崑崙,寬八百里高萬丈,乃是天下中央之極,連接天地之天柱,仙人上天,必於此地歇腳。而崑崙又是黃河之源,黃河在古人心中的地方又極其崇高,古人出於這種崇拜心理,將崑崙由神山轉化為仙山也不無道理。
但是到了現代,古昆崙山的山川地貌早已改變,人們也難以辨認古昆崙山的方位,對於古昆崙山的位置,現在也是眾說紛紜。這也算是古昆崙山的一個未解之謎。
對於古昆崙山位置的未解之謎,昆崙山的神話傳說就更顯得更為神秘了
相傳西王母居於昆崙山,掌管天地間最大的仙池瑤池,「瑤池」在很多古書中都有記載,據說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這裡鳥禽成群,諸多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頗有仙境之稱,而在崑崙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而距黑海不遠處傳說中的姜太公修鍊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崑崙河北岸的崑崙泉,是昆崙山中最大的不凍泉。
但是據山海經中記載《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但是今天在昆崙山附近並沒有高萬丈的山,而又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過這樣的一段話:「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這是古時候對不周山的描述,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通道,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但是據《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應該在昆崙山的西北,離古昆崙山並不遠。而不周山又存在另外的一個傳說。
《山海經》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而怒觸不周山。不周山因此坍塌,神話中的昆崙山也遭到波及,故又有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如今《山海經》中的昆崙山早已是面目全非,對於古昆崙山的神話你又會怎麼看?
歡迎到評論區評論,一起探討。


※何為道?何為教?何為道教?
※此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內藏諸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TAG:風塵九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