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端午賞《端陽故事圖》

端午賞《端陽故事圖》

端午佳節,風俗各異。故宮博物院所藏清朝乾隆年間《端陽故事圖》冊描繪了當時各地盛行的端午風俗,今轉貼於此,供讀者欣賞。祝讀者朋友佳節快樂,安康吉祥!

第一開名《射粉團》,題:「射粉團,唐宮中造粉團角黍飣盤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第二開名《賜梟羹》,題:「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官以惡鳥,故食之。」

第三開名《採藥草》,題:「五日午時蓄採眾葯治病,最效驗。」

第四開名《養鴝鵒》,題:「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去舌尖,養之皆善語。」

第五開名《懸艾人》,題:「荊楚風俗以艾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第六開名《系采絲》,題:「系采絲,以五色絲系臂,謂之長命縷。」

第七開名《裹角黍》,題:「以菰葉裹粘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贊時也。」

第八開名《觀競渡》,題:「觀競渡,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

《端陽故事圖》冊,清乾隆年間徐揚繪,絹本,設色,共八開,每開縱20.7cm,橫18.2cm。

本幅自識:「端陽故事八幀,臣徐揚敬寫。」鈐「臣」「揚」朱文印二方。

此圖冊各開分別描繪了端陽節期間的重要民俗活動,集中表現了歷代各地的風俗習慣。每開均以隸書題寫畫名,並以行書對畫作加以注釋,以便讀者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乾隆皇帝作為出身於滿族的清王朝統治者,將順民心、近民俗視為穩定朝政的一條治國的根本之道,他常諭令宮廷畫家以寫實的繪畫技法表現漢族的民俗事象,除諭令徐揚繪本圖冊之外,還諭令徐揚繪《姑蘇繁華圖》《京春詩意圖》,以及命宮廷畫家周鯤繪《村市生涯圖》等等,以便對漢民族的風俗傳統有更為形象的認知。

此圖冊構圖嚴謹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顯示出作者較強的寫實功底和乾隆朝宮廷繪畫工整清麗的筆墨特點。

圖冊上鈐有乾隆皇帝諸方璽印:「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

本文轉載自潮河邊人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民居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