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高興太早,個稅改革明顯留了一手

別高興太早,個稅改革明顯留了一手

個稅改革,作為昨天的大熱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

目前網上有關個稅改革的權威消息有兩個。

一個是新華社的簡訊:

另一個是財政部的說明:

這個說明文件很長,具體大家可以在網上查到,此處略去。

至於5000元的起征點,不用說,肯定是偏低了。根據相關演算法,起征點要超過「城鎮職工的人均負擔消費支出金額」,2017年該金額已經超過了4000元,而起征點仍然是3500,已明顯落後。即使按照5000元開徵,真正落地估計也要2年左右,到時候5000元估計也夠嗆,3月份有關個稅起征點的提案和議案非常多,少的有7000,多的有1萬元。比如格力的董小姐,她在2017年呼籲調至5000元,而今年則直接喊出了1萬元。

此次個稅改革,我認為個稅起征點從3500提高至5000元,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信息。最重要的信息應該是綜合徵稅。

眾所周知,我國個稅目前分為11個大類。每個分類都有各自的稅率、扣除標準以及計稅規則。最主要的是工資,其他還有個體戶經營所得、勞務報酬、稿酬、財產轉讓、利息股息紅利等。

工資是很熟悉的,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郵件裡面扣除額寫的很清楚。其次比較熟悉的當屬勞務報酬了。現在是自媒體的天下,頭條、企鵝等平台都會給作者分成,超過800元就要交稅,這就是按照勞務報酬計稅的。

在現行規則下,如果你在每個平台都有收入,等於每個平台都有800元的免徵額。總體交稅是比較少的。

但按照最新的草案,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及特許權使用費將綜合徵稅。

簡單說,未來會有一個精確的計稅系統,在扣除相應的抵扣項後,這四項總收入(假設有)超過5000元,就要交個稅了。

說到這,大家應該都清楚了,

對於純工薪階層,個稅的確會減少;

但是如果你有點外快,那麼交稅會比之前多;

而對於那些主要收入來源為勞務和稿酬的人,甚至靠出租房屋為主的房東,個稅也會比之前多不少。

考慮到個人發展和家庭撫養、醫療等問題,這次個稅改革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的抵扣項。這一點還是值得點贊的。

這些扣除項體現了個稅改革的態度:鼓勵教育投入、降低大病醫療給家庭帶來的壓力。

有人說這是個稅改革是根本性改革,從分類到綜合,的確稱得上是比較大的進步,但稱之為「根本性改革」卻未免有些誇大了。

根本性改革,不能是表面功夫,從分類到綜合,其題中之義應該是調節收入,促進公平。而不能是為了綜合而綜合。

從歷次個稅改革結果來看,工薪階層對個稅的貢獻度卻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2010-2016,工薪階層貢獻的個稅佔比已擴大至67%,富人專屬的利息股息紅利個稅貢獻佔比降至8.9%。這些年工薪收入增速只有個位數,但工薪貢獻的個稅增速卻在加速增長,到2016年,增速已達19.7%。

但是,自2017年營改增之後,各地稅源開始減少。財產性收入個稅流失嚴重,比如二手房交易環節陰陽合同泛濫,再比如富人們專屬的股權轉讓,避稅非常普遍。

在這種情況下,征管相對容易的工薪個稅仍然是為各地工作的重點。個稅實則「工薪稅」的現狀恐難以改觀。

當然還有大家更關心的,就是房貸利息和房租專項扣除。這個扣除,有一個懸疑:到底是5000之外,還是5000之內?

如果是之外,那將大大減輕房貸壓力,絕對是樓市的利好,其效果不亞於來一次全面降息。

但是,當前房地產已經相當敏感,炒作之風大有捲土重來之勢,調控從今年開始,將可能大規模深入到三四線城市。

此外,租房抵扣個稅雖好,但房東出租房屋也要交稅,個稅壓力轉移也會是大概率事件。

房貸利息抵扣的確會降低房貸壓力,從而刺激購房。但房地產走勢受太多因素影響。比如房貸利率在漲,實際上是推高了購房成本。當前各類信息縱橫交錯,導向各有不同,力度也有大有小。僅考察個稅對房地產的影響,當然是利好,但通盤考慮,結果就不一定了。

而房租抵扣個稅,很顯然是為了對沖房租上漲,給大家安心租房的信心。但此舉只能起到策應的作用,真要給大家租房的信心,必須給租房者讓渡更多的城市公共服務,必須大幅增加租房供應,控制好房租,還要讓空置房不再空置,切實用於居住。這些硬骨頭啃不下來,單靠房租抵扣來鼓勵租房,太不現實了。

不過,我們要提醒的是,完整的個稅改革方案並未公布,大家對個稅的猜測,都是基於新華社簡訊和財政部的說明文件。

這一波吹風可以收集足夠多的信息,而未公布的部分則可以根據輿情隨時調整,以掌握主動權。比如我剛說的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到底是在5000元之外再扣除,還是5000元之內就扣除,兩者差別很大,這可能是故意留了一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樓市微觀察 的精彩文章:

富士康火了:買不起房算啥,很快要租不起房了

TAG:樓市微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