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注春啜香——中國茶文化展》在黃岩博物館開幕

《注春啜香——中國茶文化展》在黃岩博物館開幕

春山穀雨前,並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古老的俗語,道出了茶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利用茶葉的國家。《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公元前 59年,西漢川人王褒在他買賣家奴的文書《僮約》中已有「烹荼盡具」以及「武陽買荼」的記載。

古往今來,上至宮廷禮儀,下至民間風俗,乃至文士茶會、寺院茶事,茶可謂無處不在。人們以茶自省,以茶明志,以茶會友,以茶待客,以茶禮佛,以茶敬祖。茶於無意之中,悄悄融入我們的精神領域。隨著歲月的流逝,茶漸漸地成了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

2018年6月15日—2018年8月15日,中國茶葉博物館、黃岩博物館聯合推出「注春啜香—中國茶文化展」。本展精選了從南朝到民國時期各類茶具、茶樣200餘件展品以饗觀者。

本展覽通過茶史尋蹤、茶品薈萃、茶具賞珍、茶俗話聊、茶與健康、啜墨看茶、華茶遠播、黃岩茶話八個篇章,多角度、大視野向觀眾展示中國茶文化,讓大家更科學地認識茶文化、學習茶文化、傳播茶文化。

展品賞析

唐 白釉煮茶器

茶碾:高4.5厘米 長18.3厘米 寬4.6厘米

碾輪:直徑5.0厘米

盞:高3.0厘米 口徑9.9厘米 底徑4.0厘米

托:高2.0厘米 口徑9.8厘米 底徑3.7厘米

茶爐及茶釜:高8.9厘米 口徑11.3厘米 底徑6.0厘米

此套白釉茶具出土於河南洛陽,系明器,由茶碾、茶爐、茶釜及茶盞托組合而成。

此茶碾為瓷質,碾槽座呈長方形,內有深槽。碾輪圓餅狀,中穿孔,常規有軸相通。碾槽及碾輪無釉,余皆施白釉。

碾好後的茶末需放入風爐上的茶釜中煎煮。此白釉風爐及茶釜系煮茶用器,風爐呈筒狀,有圓形爐門。茶釜帶雙耳,煮好的茶,用茶勺舀出放入茶盞托中品飲。

五代 越窯青釉花口碗

高8.2厘米 口徑19. 2厘米 底徑7.6厘米

十瓣花口,弧腹,平底。灰白胎,器內外施均勻的青釉,釉色青中泛黃,釉層較薄,底有墊燒的痕迹。

晚唐五代時,受金銀器工藝的影響,瓷器口沿流行花口。

清康熙 五彩描金花鳥紋茶壺

高11.0厘米 口徑7.6厘米 底徑7.6厘米

壺呈鼓狀,肩和近足部有鼓釘凸起。彎流,環形把,獅鈕,嵌蓋,壺口飾有一圈回紋。壺身、把、蓋、流均繪製花鳥紋飾,色彩豐富,花鳥形象生動多姿。

清乾隆 礬紅地梅花紋碗

高5.7厘米 口徑11.3厘米 底徑4.0厘米

敞口、圈足、深腹。內壁白釉無紋飾,外以礬紅釉為底,上繪老梅一枝。老梅盤郁,軀幹遒勁,花朵清麗明艷,動人心目。白釉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官款。

清道光 官窯黃地紅龍碗

高 5.7厘米 口徑 11.4厘米 底徑 4.7厘米

敞口,弧腹,圈足。以黃釉為地,以礬紅繪雙龍戲珠紋。雙龍姿態矯健,神采飛揚,栩栩如生。

明末清初 紫砂圓壺

高 17.0厘米 口徑8.0厘米 底徑 12.2厘米

身圓,流直,把若耳,蓋頂高聳,鈕如半珠。形貌古樸,厚重蒼勁。壺底鈐一圓章和方章,圓章內一「徐」字,方章內系「萬祥」二字。

晚清 錫制鏨花貼畫人物紋花形茶葉罐

高16.0厘米 口徑4.5厘米 底徑11.5厘米

此件錫罐的罐體器型端莊,帶蓋,如意祥雲足,正反兩面共六面開窗,繪孝義人物故事圖,內鑲玻璃,造型精美。兩側鏨刻梅花紋飾,周邊一圈刻回字紋、花卉紋、幾何紋等。

茶樣展示

更多精美展品期待您的到來!

此外,黃岩博物館將在展廳中特定區域設茶藝表演,歡迎大家來現場觀展覽、賞茶藝、品香茗。

主/辦/單/位

中國茶葉博物館 黃岩博物館

展/覽/時/間

2018年 6月15日—8月15日

展/覽/地/點

黃岩博物館一樓特展廳

茶/藝/表/演/時/間

展覽期間每天

10:00—11:00 / 15:00—16:00

一部飲茶史

中國人的一段心路

是人與大自然攜手共創的傑作

開啟了自然與人心靈相通之門

(來源:中國茶葉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令人爭免長物觀——青花茶器淺說
為什麼老茶客都喜歡囤積白茶,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