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最尷尬的皇帝,當過瓦剌俘虜,被兄弟軟禁,遺言卻影響深遠

大明最尷尬的皇帝,當過瓦剌俘虜,被兄弟軟禁,遺言卻影響深遠

作為皇帝最可悲的是什麼?空有一腔熱血,滿腹宏圖大志,奈何沒有那個本事。明英宗朱祁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什麼這麼說他呢?朱祁鎮在登基以後,就一直以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為榜樣,希望靠著他的文治武功,能做得一個盛世明君。可是呢?貌似能讓明英宗朱祁鎮被世人記住的的,就只有那個荒唐可笑的土木堡之變了。說起來大明王朝最尷尬的皇帝,當屬明英宗朱祁鎮。

言歸正傳,明英宗朱祁鎮其實在執政初期,在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輔政大臣的輔佐下,還稱得上是一名比較合格的皇帝。可是等到這三位老臣相繼離去以後,明英宗朱祁鎮就徹底的迷失了方向,當時的就好像一隻沒頭蒼蠅一樣,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幹嘛。而這個時候,他身邊的大太監王振,站出來了。

說起王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太監。明英宗朱祁鎮就在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寵信了這個足以顛覆他一生的宦官。王振獲得權力以後,不但大力打壓朝堂上的政黨,還唆使明英宗朱祁鎮要依靠武力振興國家。而恰巧的是,就在公元1449年,瓦刺寵寵欲動,正常情況下,明英宗朱祁鎮只要派出武將,出兵討伐瓦刺就好了,可是明英宗朱祁鎮偏偏沒有這樣做。

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唆使下,覺得「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便親點兵馬二十萬,御駕親征瓦刺。可是由於準備倉促、糧草供應不上等一系列因素,出征的明軍幾乎是全軍覆沒,將領死傷無數,那個在出征前一直蠱惑明英宗朱祁鎮的王振,被瓦刺給殺死了,就連他朱祁鎮也因此成為了瓦刺的俘虜。大明皇帝成了瓦刺小國的俘虜,聽起來似乎很荒唐,當這確實是發生了。

在朱祁鎮被俘以後,繼續南上入侵的瓦刺大軍,被鎮守京師的于謙所破。瓦刺眼見已經沒有了機會,便想通過朱祁鎮從明朝換點利益,可是令瓦刺萬萬想不到的是,明朝竟然為了不受瓦刺的脅迫,把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推上了皇位。也就是說朱祁鎮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最終,經過兩國的多年談判,朱祁鎮最為瓦刺講和的工具,又被送回了明朝。

要知道,現在的皇帝可是朱祁鈺了,朱祁鎮被送回來以後就立刻被朱祁鈺給軟禁了起來。終於在公元1457年,朱祁鎮的「忠實粉」石亨發動了政變,成功的幫助朱祁鎮重新獲得了皇位。朱祁鎮在第二次登基以後,做的也還算不錯,雖然不說有什麼特別英明的舉動,但是好在還算的上是一個明君。一直到他臨死的時候,朱祁鎮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這應該算是朱祁鎮一生中最有意義的舉措了。

其實他之所以要廢除宮妃殉葬制度,完全是為了他那個沒有生得一兒半女的皇后。他不忍心皇后在他死後,因為沒有子嗣就跟著一起殉葬,所以才會留下這麼個遺詔。英宗遺詔,廢除自明太祖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也給他的人生添加了最為亮麗的一抹色彩。

文獻出處:《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曹操最寵愛的兒子,最終抑鬱而終,若不死,司馬懿難出頭
清朝覆滅後,末代皇帝溥儀為何能夠善終?有一個重要的因素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