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層是基礎,素質是根本」,如何提升基層現場管理水平!

「基層是基礎,素質是根本」,如何提升基層現場管理水平!

基層

導讀:記得有個企業家被問到他為什麼喜歡航海。他的回答是,航海和經營企業有強烈的共同點: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就像一艘船要破浪前進,需要全體船員各司其職,共同配合,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一樣。

所以,我們說企業就如同一艘船,他需要所有船員(員工)全力以赴,共同配合把船劃向成功的彼岸,同時,這條船也承載著他的船員(員工),避免他們掉入大海。

其實,老闆和員工都是這條船上的一員,只是分工不同,角色不同而已。在企業這條船上,老闆是船長,這個職位賦予他的不僅有權利,還有責任,他要思考船的航向,要避免觸礁或者碰到冰山,還要保障一船人的安全。

給你一艘船,一眾船員,你會怎麼管理?

我認為管理通俗點講就是適當的使用金錢、方法、物料、機器及人力等各種資源,創造有利條件,以達成組織目標。基層班組管理就是在特定組織環境下利用金錢、方法、物料、機器及人力等各種資源,創造有利條件以達成團隊目標。

「船長」就是一個管理人員,身為一個管理者應明確自己的職責,就是決定什麼人去做應該做的事,使得其他人去執行。並且我們要盡量做到知人善任,讓管理創造最大效益。

那麼怎樣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好自己的團隊呢?從這個角度認識,結合我這麼多年的諮詢經驗,我認為管理者要首先具備一雙能夠識人的慧眼(識人有慧),充分發現團隊當中的優勢和劣勢,正確調動積極性發揮團隊的能動效應為企業不斷創造更大價值。基層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認識優點

認識優點說到底就是要看到員工的長處,作為管理者我們每天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有好有壞標準不一,遇到某種現象達不到要求我們很可能就會要進行批評和教育。很多時候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就會問一個為什麼,隨後就會就事論事的指責和批評,甚至會因失誤而處分員工。

每每此時,作為管理者我們又是否看到這個員工的優點呢?這麼說來是不是員工有了問題我們就不能夠批評了,不能夠指出他的失誤和錯誤了嗎?當然不是,而是要我們首先考慮事情的原委,把事實調查清楚,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並且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曾經我接觸過一位管理者,平時和朋友態度和藹為人謙和,但是對員工卻口碑不好,以至於員工怨聲載道。任何人都是有長處的,否則的話我們也不可能啟用這個人,那麼當我們使用了此人以後,絕對不會每天都要捧著他去幹活,更多的時候是在發號施令,最好就是全部都主動去幹活。時間一長我們就漸漸的忽略了此人的長處,談到更多的是按照我們自己要求的思路,這樣一來,很多時候成了行外人管理行內人,作用和效果可見一斑。

2

正視缺點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天地本不全,萬事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我們在管理當中盡量不要苛求別人完成自己所不能及的工作。有的管理者善於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以此顯示自己所具有的管理才能,其實這在管理當中是最忌諱的弊端。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首先是能夠認識到員工的錯誤,其次是能夠正視錯誤以及善待員工,以寬大的胸懷寬待員工給他指出問題的同時,又給他一條明路和一次改過的機會。這樣員工既會認識到錯誤還會感到你的善意,更加尊重你。

但是在我們企業管理當中,往往是事與願違,大多是想得很好說得不好,講得很好做得不好,制度很好執行不好,這樣的管理最終是一人說了算,回到了管理的叢林時代。

正視缺點並不是忽視缺點,更不是護短,而是面對缺點的時候有一個正確的態度。老同志曾這樣說過:「有了錯誤不要緊,改了還是好同志。」這句話應用到管理當中應該是很明確的一個觀點,也是我們值得借鑒的。

其實,說到底作為一個管理者他的眼睛非常關鍵,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認識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也許就是管理的魅力和能力吧。

3

激勵前進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突出的勞動模範,而他卻知道怎樣帶好團隊,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在教育學當中有一個關鍵詞叫做「啟發教育」或者叫「賞識教育」,什麼叫啟發教育呢?顧名思義就是用啟發的方式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如果將這種方法延伸到管理領域,暫且叫它「激勵管理」。激勵管理就是充分認識到員工的內在潛力和優點,不斷進行激勵和鼓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繼而發揮團隊作用,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這就要求我們在管理工作當中,要講究管理方法和方式,比如如何激勵員工,這是一個可以長篇大論的課題。我之前也有寫過激勵相關的文章,簡言之就是要認識到員工的優點發揮其特長,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激勵員工不單單是靠管理者的隻言片語,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激勵措施和機制,比如物質、比如精神等等。但是搞管理就要從激勵出發,比如我們每天喊同一句口號,那麼這句口號就可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精神的支柱。

其中有不少企業在做企業文化的時候已經選擇了這種方式,作為管理者如果每天對員工說「我相信你能行」「你沒有問題」「你做得很好」等鼓勵語言,員工是不是會增加自信從而更好的工作呢?

4

有效溝通

合理有效溝通是需要現場管理人員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通力合作,合作的基礎便是彼此間的溝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學會如何與員工溝通,而不是抱有「我是你上司,你必須得聽我的,我說你聽就是了」的錯誤認知,應該彼此尊重。

管理者應學會在溝通時應只針對問題,不要翻舊賬;不要在生氣時溝通,容易語無倫次;在溝通時若是意見相同,要熱烈反應;意見略有差異,要先表贊同;持有相反意見,勿當場頂撞;在溝通嚴重問題時,不要有第三者在場;講話內容簡單扼要,不要反覆;不要用命令的語氣溝通。

我認為一個企業的發展:基層是基礎,素質是根本,發展是關鍵。基層管理團隊應按照「管理制度化、工作標準化、培訓實用化、團隊和諧化」的目標,完善和創新班組管理模式,切實提升班組管理水平,從而達到基層建設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在管理過程中應做到:

第一步:基層管理者在對基層員工進行管理時應讓其明確各自的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能所在,管理者應充分合理的調動人員,最大程度上發揮員工的工作潛力。

第二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實現人才的不斷發展。以提高員工能力和素質為重點,積極為員工搭建成長成才平台。例如:對在崗員工進行周期性有針對性的培訓,而不是把培訓當做是一種負擔,或者只是應付,培訓必須要對結果負責,千萬不要把培訓搞成了一種形式化。

第三步:文化引導,拴人心。把實施「企業文化戰略」作為發展戰略之一。通過優秀企業文化建設,使廣大員工牢固樹立「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和正確的理想信念,使公司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變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使忠誠企業、發展公司、共同成長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願景。

總之,就管理而言,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管理人員除了最基本的嫻熟的技能和良好的職業操守道德品質外,還應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有領導力才能把團隊帶好,才能使團隊越來越強大;第二,還應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但良好的知識和修養,需經過長時間地磨練和不間斷地自我充實;第三,應擁有團隊精神,功不可自居,一個人的成功是靠著團隊整體的支持,要時刻銘記有了團隊的配合才會取得成功;第四,要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也是員工進步的基礎,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故步自封就會不進則亡,只有接受新觀念和新思潮,推陳出新才能促成進一步的發展;第五,求知慾,為學之道不進則退,當今是網路信息時代,各種知識、理念的更新瞬息萬變,相對於此個人原有的知識將會顯得越來越缺乏,個人層次的提高必須建立在不斷的學習上。

總結

現場的第一負責人就是基層管理者,基層工作的開展是公司工作思路的拓展和延續,是工作的實際體現,是實現具體時間段目標的具體手段。這就要求基層管理者在工作中要認真領會公司的工作精神,遵循領導的工作思路,聽取上級主管下達的工作指令,及時傳達公司的文件及會議精神。

在此之外還要向員工傳達公司當前的形勢和一些方針政策,這樣有助於員工遵守公司規定、了解公司近況。針對員工提出的普遍性意見,要及時反饋給公司領導,並轉達處理結果,使員工能充分感受到公司「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才能將員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從而為達成公司的既定目標提供動力。

林聚千木,有根則茂。如果每個人都擁有「主人翁精神」,把自己服務的公司看成一艘船,一艘自己的船,同舟共濟,那這艘船必將長遠航行。

小程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源歐諮詢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教練式領導力

TAG:源歐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