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願你擁有向上的資本,也有向下的觸角

願你擁有向上的資本,也有向下的觸角

這本十一萬字的散文集《像世界一樣寬廣地活》,我花了一晚上幾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說實話很久沒有長時間地保持著那樣一股充沛的情感,好像隨時會流泄出來一般,精神高度的集中,讀到快收尾時有種前所未有的念念不舍。

我說不清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只知道很久沒出現了。直到情緒平靜下來以後才意識到——那是一種廣義的感動。並不是那種被情節或者被故事打動的感動,而是被藝術本身或者是對藝術創作者的肅然起敬和被他們所要傳遞出來的訊息而感動。

曹頔散文集 《像世界一樣寬廣地活》

這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媽媽在事業正盛時辭職,暫別丈夫,帶著自己的母親和一雙兒女奔赴美國讀書的經歷,聽起來似乎勵志又有違常理。正如作者曹頔所描述的一樣,即使在美國這樣包容的社會裡,在聽到她彼時的狀態,也要好奇的問一句「尚在婚否」。

起初我只是在網上偶然讀到書里的一個章節,作者描寫了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兼顧家庭和學業的,能夠從行文中感受到她的那份在異國他鄉料理一家老小生活時,雖兵荒馬亂但仍堅持求學的從容姿態。

而真正看完全書,那份手忙腳亂倒不過是插曲。兩年的紐約生活和在哥大求學的經歷,帶給這一家老小的並不僅僅只是她的碩士文憑而已。完成自己的課業之餘,去唐人街的菜市場買菜、替孩子擇校、去聯合國實習、和丈夫曠日持久的分居,以及多重文化之下的碰撞、與不同膚色的人打交道,是這個三代四口之家裡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命題。

小女兒被送去私立學校,大兒子則去學區內的公立學校,這場「教學實驗」讓她意識到,最好的教育永遠是在家裡,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年邁的母親兩年來一直堅持去社區大學學習英語,一周兩節,從未落下,最終還收穫了哥大教授授予的榮譽學位證書。在這裡,他們收穫陌生人的善意、師長的關心,孩子們流連在各個公園的遊樂場,交上了不同膚色的朋友,而她在哥大取得社會工作碩士學位的兩年里,享受著純粹的學習樂趣——「我享受上五門課,享受熬夜趕作業,也享受在圖書館裡坐的腰酸腿疼的時刻……我以每天以十倍的強度刷新著知識體系,亦以十倍的速度重建著自我的內在世界,這火燙的爐子,用來鑄煉頭腦再適合不過」。

《像世界一樣寬廣地活》作者 曹頔

人人都嚮往名校,但名校帶給學生的,究竟是什麼呢?圍城之外,人人只看到那耀眼的光環。而在象牙塔里,是無數學者為了追求那份自由與真理而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是「寶貴的資料太多了,缺本可以跨越地球免費寄過來,電子資料庫無比強大,幾乎全世界所有文章都能找到」;是學生也可以質疑老師,而老師亦能夠接受這樣的質疑並做出改變——那是一種在知識面前不分老幼、沒有偏見的平等與自在;是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勇敢努力地做自己,不管是坦誠性向,還是鑽研學術的方向。

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我突然分不清,我們所嚮往的,究竟是某一所學校,還是一個社會。

我向來對於那種出身良好卻努力上進的人懷有強烈的好感,他們目標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為之奮鬥。作者曹頔就是這樣一個人,她本科就讀于于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後做了記者,先後兩次去美國訪學讀書。有很好的事業以及支持她的伴侶,自幼的家世也不錯。這一切塑造了她開闊的眼界,也給了她在三十多歲時重新選擇的底氣。因著這些,「這剛剛好的幸運使我的人生不曾逆流而上,也無需咬緊牙關」。這樣的自知且坦誠,令我愈加動容。

而人們,似乎總是對這類型的「人生贏家」有著近乎偏見的刻板印象。似乎他們就一定不食人間煙火,亦無法體恤世間艱辛。但社工專業恰恰是離這些疾苦最近的。當她在聯合國的會議廳里看著西裝革履的官員們對著敘利亞難民的照片高談闊論時,當她在紐約街頭通過VR技術和約旦難民營的小男孩們閑聊時,當她意識到生而平等的美國夢在高昂的學費面前不堪一擊、意識到教育不過是富人的錦上添花時,無力和焦灼席捲了她。在和不同階級打交道的過程中,她漸漸領悟到,「有些事,即使有清楚的目標,又有明確的手段,剩下的也遠不止努力。比如,我們歡迎所有年輕人來聯合國工作,但你至少要有一套考究的西裝。」

她說,"幫我送進哥大的無非是不為錢所困的幸運而已"。又說,"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幸運,讓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幸運。」讀到這裡,我方知那份從一開始就讓我情緒高漲的,不光是被她文字背後那份理性感性並具所打動,也不僅僅是因為書里那些溫暖的故事,而是她作為一個學生對於學術和專業的熱忱求索,是她作為一個媽媽給子女最好的教育和愛,是她作為一個女兒和父母保持著平等親密的關係,是她作為一個伴侶在卻維持著個體的平衡與獨立,是她作為女性卻對男性的力量渾然不覺,是她作為一個人身上那些閃閃發光的的品格。這才是真正打動我的部分,也是最彌足珍貴的。

我突然想起前一段時間電影《無問西東》里那句被人們反覆提及的台詞——「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這部內容跨度近百年的影片里想要傳遞的訊息,讓我這樣輕而易舉的找到了現實中的範本。而她,離我並不是那麼的遙遠。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所謂的高等學府鍍金,但並不影響我們去追求內心的那束光芒,也並不影響我們去成為一個內心平和與喜悅的人,能夠真實的去活著、無愧內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在乎世俗的紛擾,永遠只對自己真誠。

我始終相信,是對自我的要求使我們不斷變得更好。願你擁有向上的資本,能夠得著你想要的,清楚什麼才是讓你開心的,去過最精彩的人生;也願你有向下的觸角,用心底的善良來對抗陰影里的腌臢與不堪,保持赤子之心尊重並體恤所有的艱辛。

願你能像世界一樣寬廣真實地活。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為購書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文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感悟一本書,方知人在路途不孤獨
那個比我還老的老頭出現了

TAG:人民文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