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我來說兩句

我不是葯神,我來說兩句

最近聽說《我不是葯神》很火,16天創下27億票房,並且引起了有關部門對醫藥問題的關注。周末在家沒事看了一下,總的來說還可以,感觸很多,小人物也有拯救眾生,救人於水火的勇氣。做好事不一定被人理解,不一定合理合法。為什麼會被感動?大概是針砭時弊,戳中了一些人的軟肋,社會發展的速度,跟不上人們的需求,尤其是小人物,在面對重大疾病的時候,家破人亡,多數是無奈。

電影講述了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徐崢)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期間,程勇從自私走向無私,為病人的生存權而抗爭,最終自首投案,贏得尊嚴。

珍惜生命,健康生活

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會覺得疾病、死亡離自己很遠很遠,那都是別人的事情,所以不知道珍惜,肆無忌憚的揮霍青春,直到官應老病休,才覺得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聽一個中醫老師講課,他說你給20歲的人講養生、講保健,他根本聽不下去,直到生理高峰過了,自己或者周圍的人,遇到了問題,他才會去學習,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理論上來說,人應該可以活120歲,為什麼百歲老人並不多見?

不是怕死,一個家庭有一個病人,不僅病人痛苦,也是一家人的災難!父母不懂醫是不慈,兒女不懂醫是不孝。並不是說你要很精通,會看病,會治療,而是不要總是做破壞身體健康的事情。電影裡面那麼多病人,現實中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來去自如,吃了葯就會好的,他們的痛苦、家人的痛苦是難以想像的。所以了解一點基本的醫學知識,至少可以離不幸稍微遠那麼一點點!

生與死

有首歌詞寫的挺好,總是在失去以後才想再擁有,如果時間可以再倒流。大部分人在活著的時候,不珍惜時光、不愛惜身體,虛度光陰,可是,面臨死亡的時候,卻又不顧一切的渴望活下去。在生活中,我很難看到有人向死而生的活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活的很有意義。

剛來奧克蘭的時候,有兩個洋人小伙讓我信教,問我知不知道人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他們的回答是live with god。教徒們都知道死後會live with god,可是卻鮮少有人為了live with god去死。人人都渴望生,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為什麼而生,大多數人生而彷徨。

記得有一次生病,有瀕死感,看電視小說裡面常說,人快死的時候,會有想見的人,想說的話,可是我當時想了很久,如果就這樣死去,那就這樣吧,不想讓家人看到我的痛苦,也不想說什麼煽情的話。我這輩子也沒什麼後悔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如此而已。至於死了去那裡,對死亡的畏懼,無所謂吧,大家都一樣,只有生死,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孔夫子說不知生,安知死。多想也無益。活著的時候好好活,死的時候坦然面對,最好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就是我的態度。

西醫or中醫?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多病可以治癒,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個人認為,中醫和西醫不是簡單的對立。從不同角度解釋人體生命科學,各有各的長處。在醫學的發展中也走過許多彎路,也許自己就是犧牲品。這個沒有辦法。

我之前感冒的時候,就在想為什麼在國內簡單的感冒,吃點葯輸點液就好了的事情,為什麼在這裡搞得要死要活的。忽然很同情這裡的人,能活下來的都是戰士啊!這倒也符合優勝劣汰。

都說能打針就別輸液,能吃藥就別打針,能不吃藥就不吃藥。這說起來都容易,可是生病的時候誰管得了那麼多,趕緊好了是真的。而且我也在想,長時間拖著,不也是對身體的傷害嗎?有病得治,葯不能停。這個跟我的病友共勉。

再來說說中醫,由於很多中醫醫術不精,騙人的居多,所以大家開始不相信中醫,這也是中醫的悲哀吧。其實好的中醫治病於未病,研究起來真是博大精深。哎,經是本好經,歪嘴和尚唱壞了。近年來,中醫回暖,一些好的中醫根本掛不上號,找一個信得過的靠譜的中醫,逢季節變換,去調理以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買個保險吧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疾病、災難是我們無法預知的,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醫學的發展是有限的,不是萬能的。忘了從哪裡看到的,說人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比月球還少。面對生死,錢什麼都不是。錢買不來知識、買不來年華,更買不來命。在生死的邊緣,人對生的渴望,就像是在大海里溺水的人急需一根浮木。砸鍋賣鐵、家破人亡這種悲劇,看的我也是難受,所以病人寧願自殺,不拖累家人。

近年來,保險被人做爛了,很多保險經紀也是不靠譜。如果想找靠譜保險經紀,我可以給大家推薦(國內、香港都有朋友做這個,很靠譜)。買保險,買的不是自己,是自己的親人,儘可能減少他們的損失和不幸。你買的時候覺得貴,可是一旦趕上了,沒保險,真抓瞎!

拯救世人的情懷

徐崢的角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周一圍寧願放棄自己前途,保護徐崢。其實心理的正義遠比法理的正義更征服人心。

作為統治者也一樣,得人心者的天下。曹操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秦始皇征服六國,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襲來。可是二世而亡,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當然,很多時候有底線的也干不過沒底線的,項羽劉邦就是這樣。和平年代,刀槍入庫。那我們內心的大世界,要怎麼施展?徐崢詮釋的,開始是逐利,逐漸變成捨身取義。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他的人格是在升華的。這中情懷,就像杜甫說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是中國人的人性光輝。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情懷,我喜歡看戲曲,因為裡面我可以看到忠孝節義。我可以體會到人的精神和情懷。為什麼大家看到這些會感動,因為現在這種精神越來越少了。這也真是可悲。商品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商人重利輕離別的一面。

我也曾經試圖拯救別人,結果卻差點被別人拖下水。當時朋友勸我,儘力就可以了,你又不是救世主,你拯救不了所有人。這就跟醫生治病一樣,要麼你把病治了,要麼病把你治了。為什麼那麼多心理醫生後來都出問題,你知道人家這個病是多少能量的累積啊!當你想把別人拖出來的時候,你得考慮一下自己有沒有那麼大力氣。當時我糾結了很久,搞得我精神都要崩潰了,誰勸都沒用。後來終於跳出來了,看事情還是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你要是不跳出來想想,永遠不知道自己當時就是個神經病!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他的使命。有時候在想,如果我的家人,肩負著拯救世人的重任,如果他可以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犧牲我一個又算什麼呢?我也會願意犧牲我自己,來成全更多的人的幸福。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幸福,也都是我的幸福!

那到底徐崢這個人物,是善是惡,是對是錯,好像很難評判。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他還說自己三七開)。反過來也是一樣,記得好像有個電影《一念天堂》好像就是講的這個。人的內心有兩面性,正義和邪惡並存。徐崢這個角色也是這樣。所以一般來說,我們都蓋棺才能定論。有時候是非曲直沒有明顯的界限。

當迷失的時候,會看不清來時的路,衝動的時候,會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其實有些事情並沒有那麼重要。這世間,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呢?唯有心中信仰,兩者皆可拋。人生不易,有收貨也有遺憾,這也是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無奈吧。小時候一到寒暑假就是西遊記,師徒四人西天求取真經的信仰,影響了幾代人。遲先生說:我這輩子想得到的,都沒有得到;我得到的,都是我沒有想到的。我覺得說的特別好。就再一次以西遊記里的一首歌結束吧!

路迢迢 十萬八千里

披荊斬棘

一路將塵埃蕩滌

回首望

多少往事歷歷

凝結下

一片真情依依

看天降祥和

雲飄如意

圓圓滿滿

莊嚴我神州大地

歡迎喜歡的寶寶們掃下面二維碼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kyDistribution 的精彩文章:

TAG:SkyDistrib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