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上萬步 傷膝蓋還是練膝蓋?步數排行榜 走得越多越鍛煉?
好多人熱衷把自己的生活曬一曬
曬娃?有人說你太自我
曬美食?有人說你太得瑟
曬步數!又健康又有品味
於是朋友圈裡曬步數就成了個無聲的戰場
但曬著曬著,可有人就曬跑偏了
有把計步器綁狗身上的
還有把計步器放在手上使勁搖的
GIF
有這麼兩位朋友
步數都經常佔據朋友圈封面
每天兩萬打底
但是他倆的情況可是天差地別
王女士
現在這「步數排名」越弄越好了,走超過多少步數之後,不但排名比較靠前,還能做公益,這可真是兩全其美。這不,我為了保持第一的排名那是真不容易,每天堅持走兩萬步。可最近這幾個禮拜,我這左膝蓋內側特別疼,都已經開始影響正常走路了,我就去醫院檢查,結果是左膝關節的骨關節炎,可我才四十多歲啊,這膝蓋咋就走傷了呢?
我是一個運動達人,別看我今年50多了,可我還是堅持每天快速步行20公里,每天步數必須在兩萬以上。而且我還間斷進行其它體育運動,很多人都告誡我應該「悠著點,否則關節會有大問題!」但自上中學起就開始堅持體育鍛煉的我,卻一直有著一副「鐵膝蓋」,基本沒怎麼明顯疼痛過,我這也不用減少自己的運動量啊!
趙先生
每天走兩萬步
有人傷了膝蓋
有人卻練就一副「鐵膝蓋」
這到底是咋回事?
走步傷不傷膝蓋不光跟走步有關
影響它的因素很多
身高體重就是其中之一
看看這倆人的身高體重
王女士身高165cm,體重75kg(體重指數27.55,屬於超重);趙先生身高175cm,體重75kg(體重指數22.86,屬於正常體重)。
倆人的體重雖然都是75kg
不過王女士的體重指數超重
趙先生屬於正常體重
體重大 走步多 會對膝蓋有傷害?
走路要用到脛骨關節
體重大 走步多
脛骨關節的軟骨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
力量太大就容易出現磨損
但並不是說胖人的膝蓋一定有問題
只不過胖人得膝關節骨關節炎
或者軟骨損傷的機會
要比瘦人多得多
走路傷不傷膝蓋除了要看身高體重
還要再量一下大腿圍
王女士髕骨上方10cm處的大腿周長39cm;趙先生50cm。
大腿圍和走步傷不傷膝蓋有關係?
男性跟女性大腿圍是有顯著差異的
因為男性肌肉通常比女性發達
一般來說
中年男性大腿圍是50左右
中年女性在40到45之間
而王女士的大腿圍才39cm
說明她的腿部肌肉萎縮了
膝關節彎曲
股四頭肌力量平衡的話
髕骨關節之間的壓力是維持穩定的
所以不容易受傷
當股四頭肌力量不平衡
就會出現軟骨損傷
如果出現疼痛的腿的腿圍
大於不疼的腿的腿圍2-3cm以上
說明這條腿損傷比較嚴重
提示您可能需要去醫院治療
如果腿圍差不多
一般沒有問題
王女士傷膝蓋是因為
體重過大 腿圍過細
除此之外,王女士傷膝蓋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王女士每天除了走路,幾乎就是坐在辦公室工作,開車,以及做家務。趙先生每天除了走路(上班都是步行),每周還進行兩次球類運動,即使需要長時間坐著工作,也會經常起來活動。
軟骨組織沒有血管供應
靠關節的擠壓活動供養
如果長時間不活動膝蓋
營養就無法被壓到細胞里去
軟骨同樣特別容易損傷
那什麼條件下運動不會傷膝蓋呢?
標準體重,平時多做運動
並且大腿的圍度在正常範圍內
所以咱可別光為了追求走步排名就盲目大量的走
如果您真不適合這麼走,可別得不償失
現在健步走還真是一個挺火的運動
不少人走完還願意曬
不光曬步數,還曬線路、長度
第一組:都是走了相同的步數,時間相同,不過路線圖有長有短。
第二組:都是走了相同的步數,路線圖上的距離一樣,用時不一樣。
第一組說明大家付出的運動強度不同
走路長的朋友步幅比較大
肌肉受到比較充分的牽拉
得到的鍛煉也就比較多
第二組實際上是頻率不同
頻率快 肌肉得到的刺激比較多
所以它受到的鍛煉也就多
要想達到運動的效果
不能光關注步數
更應該關注運動強度
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作用
怎麼判斷運動強度夠沒夠呢?
第一、比較疲勞
第二、身體出汗,心跳、心率提高
掃描《健康一身輕》小編二維碼
加入《健康一身輕》微信群
更多活動等著您
6.20參加健康AB問 獲得輝山酸奶的觀眾有
Amy
三水媽
清晨,萍
小雨
平安快樂
美麗香香


※馬蘇素顏現身機場顯疲態,膝蓋的黑斑亮,網友,這也太拼
※一把香菜可以緩解,十大膝蓋疼,九個「滑膜炎」
TAG:膝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