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鬥機被導彈鎖定時撒網有用嗎?實驗證明:這種操作毫無用處

戰鬥機被導彈鎖定時撒網有用嗎?實驗證明:這種操作毫無用處

發明第一代空對空導彈開始,噴氣高速飛機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一旦被空空導彈或者地空防空導彈鎖定,那麼就要依賴飛行員的高超操作技術,或者釋放專用的干擾彈,來迷惑導彈的鎖定系統,而類似於撒網投放降落傘等行為是完全沒有用處的,只會消耗寶貴的操作時間。

在對空打擊導彈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如何防止被擊中就成了各國飛行員最重要的鬥爭之一,是通過投放物品來引爆干擾導彈,還是做非常危險的機動,通過地形來使得導彈撞地,所以,現代空戰中,當戰鬥機被導彈鎖定,飛行員最優先的選擇就是用距離先拋射誘導物體,例如電磁干擾炮彈、高熱假體、甚至是直接發射攔截導彈,大部分對空導彈都能在一系列的技術誘導下提前引爆。

而一旦飛行員的誘導物體用盡,而對空導彈依舊沒有被擊毀,那麼飛行員就要做高難度的動作來擺脫導彈,首先要對發動機進行過載預熱,使得對空導彈對自身鎖定更加敏感,隨後進行大動作機動,機頭垂直向下,放低速度,使得導彈迅速接近飛機,在撞地的一瞬間,飛行員拉起機頭,一瞬間的目標消失會使得跟蹤導彈進入暫時的直線飛行狀態,隨後就會引爆在地面,只是這樣做的風險極高,一旦失誤,就會機毀人亡。

因此,各國都在尋找最大限度干擾對空攻擊導彈,在拋射大量假目標之後,就能攔截下大多數的對空導彈了,但拋射網或者降落傘,是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小船就緒,第一次漂流實驗成功完成
美國最富有的人為永生,投資最神秘的實驗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