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的書法觀念可能是錯的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載體,練字就是練心,把文化練到心裡,一筆一畫都寫出你的心境胸懷,大概十年前,中國大陸就出版了很多帖,那時開始,學書法的人越來越多,書法在未來的道路上必定成為「顯學」就是它是一個非常紅火的東西,因為一個社會富裕以後,他必然會重視文化藝術這一塊,那麼 書法又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最為核心的,這麼多人開始學書法,我想 也有個上億人口吧,在學書法的過程中,怎麼去學,這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長期的書法教學裡面,或是傳承裡面,他其實累計了很多很多錯誤的觀念,所以我們今天分享開宗明義的講,學書法要先把一些錯誤的觀念排除。
錯誤觀點一:學習書法的門檻很高
比如說學書法我們最常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是 我會不會有天才,我是不適合學書法。那,在這裡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學書法完全不需要天才,因為書法本身的定義就是毛筆在紙上寫字,在古時候除了文人畫家的寫字之外,所有的販夫走卒,我們生活里一些瑣瑣碎碎的事情,需要記憶的時候,都要書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出土的文件裡面它其實是記載著 米幾斤、酒幾錢多是這些東西,那麼這些東西是什麼,是賬本。我們現在因為很方便,所以忘了書法其實就是寫字。以前的人教育程度都不是很普及,他們可以寫字,我們當然可以寫字。而且可以用毛筆寫字。歷史上有很多書法家,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寫得很好的,包括最赫赫有名的王羲之在內。世說新語裡面有記載:羲之書法,初不甚佳。就是說,王羲之一開始寫字的時候沒有寫得很好。他是到了晚年,晚年是指他50歲以後才慢慢變好。還有明朝的兩位書法大家,一位是 文徵明、一個是董其昌。他們這兩人很有趣,因為當時都要考試嘛,他們呢讀書讀的不錯,但是字太丑。所以就沒被錄取,那他們就非常的沮喪,因此呢,就決定花時間去練書法。短短的三年時間,他們就把寫字的功夫提升上來。所以記住一句話「書法不需要天才,所有的天才都是練出來的」包括老師在內。
錯誤觀點二:「學書法」等於學寫書法
在學書法的過程中,很多人把學書法等於學寫書法,把這兩件事情等同起來,對不對?你們的觀念是不是這樣子?學書法就是學寫書法這個只對一半,因為更重要的事情是要學會看書法,假設你看不懂書法,你不知道哪個書法的好壞,那麼你怎麼去寫好字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學書法得人,可能他學了10年,讓他分析一件作品,他除了好好看之外沒有辦法講出第二個形容詞,或者說我喜歡。所以很多人說學書法喜歡就好,這個也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我們要知道,寫書法只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學寫書法」,當然這也是我們的目的、「第二個就是學會看書法,學會欣賞書法」這才是完整的。
錯誤觀點三:帶修生養息的目的學書法
我們學書法除了用毛筆寫出漂亮的毛筆字之外,寫書法在現代社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較忙碌,我們現在也經常聽到人家講說「學書法是一個很好的修身養性的一個活動」這個當然是對的,可是,我們要問 真的可以這樣子嗎?學書法真的可以修身養性?不見得。因為如果你抱著修身養性的心態來學書法,那通常也寫不好。可是,書法又的確能修生養性,我們在講到修身養性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下在我們社會上,那些比較著重修身養性的族群,比如說。出家人,道家人,下圍棋的人,學氣功的人,學太極的人,這些人,他們平常多會注重他們自己的修身。他們都會做一件事情,就是用毛筆寫字,救是用寫書法這件事情來沉澱他們,包括有很多黑道大哥也寫書法。事實上它的確有這個功能,問題就是你要先建立正確的觀念,沒有正確的觀念你就做不到修身養性,什麼樣才是對的呢?第一個就是你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寫字你要每天去寫字,你要把它當做生活中除了家庭、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你非做不可的事情,這樣子你才能夠改變你的生活習慣,把書法變成你的生活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在寫字過程中再去把他延伸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一個著名的學者熊秉明曾講過,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這句話當然也有很多人討論,那麼不管書法是不是文化的核心,有一件事是很確定的,就是除了印刷品之外,「文化的一切都要靠書法來記憶」在煤油印刷,沒有網路,沒有鍵盤打字之前,都全部要靠書法來記憶。所以書法的內容它不只是詩詞歌賦,包括你每天記得心情、寫信,他都傾注了我們的心靈當你可以比較熟練的使用毛筆的時候,你會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書法可以讓你進入寫心的境界,我們現在都喜歡用鍵盤,滑手機。可是呢「只有寫字這件事情可以記載你生命的狀態」有了這個心態之後,我們對待書法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心情。
錯誤觀點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由於很多學校已經要求小孩子要開始學書法,父母呢總會有一個心態「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很多人就會來問說,我的小孩能不能來學書法,小孩子是不是越早學書法越好,像李連杰練武那樣子,4歲就開始練。其實,不需要,小孩子練習書法的時間最好是在10歲左右,不要太早,因為過早的話他的肌肉等其他方面的話都還沒發展完成,對他們來講,光拿筆這件事就已經很困難了,其次呢小孩子對字體的理解不想大人的樣子,所以很多小孩子寫出來的字不可能、也不會和我們大人寫得一樣作為一個家長,千萬要注意的一個原則就是「不是讓你的小孩子學書法,而是讓你的小孩不要討厭書法」
錯誤觀點五:使用格紙寫書法
另外一個常常碰到的問題就是用九宮格寫字,格紙的種類很多,包括他的紙張(材質)、格子的大小、厚薄、一旦有了格紙以後,我們人就會去適合它,可是你買的格紙和你的毛筆能不能適用。毛筆的大小寫出來的字的大小就不一樣。你就會因為九宮格大小而改變你寫字的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完完全全沒有任何記號的白紙去寫。
錯誤觀點六:使用普通宣紙寫書法
在學書法的過程裡面,首先我們要了解用什麼樣的筆墨紙硯來寫字,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面,書法就是寫在宣紙上面的。事實上宣紙是一個非常好的紙,可是宣紙是一個非常難控制的紙張,因為他會吸水,會暈開,拿宣紙來寫字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會暈開,一旦暈開就沒辦法去控制怎麼寫字,所以我們要慎選紙張。在後面的課程里會講。
錯誤觀點七:可以寫出和老師一樣的字
我們在上書法課的時候,學生就會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寫的字都跟老師的不一樣,我都沒辦法寫出和老師一樣的字。問到這個問題時,老師也會很害怕。你剛學書法怎麼可能和我寫的一樣,舉一個例子:一個橫畫,大家把手舉起來,你們寫一個橫畫,就是用你們想像中的方法去寫,跟著我做,你們在揮的過程中,就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你的速度、節奏,跟你對力道的運用有沒掌握到有關,你只是揮過去了而已,你不是在寫字,所以要理解學書法沒這麼容易,在學書法之前要先學會怎麼使用毛筆,這才是「一法破萬法」的根本方法,很多寫楷書的學生《九成宮》,學到一年、兩年後開始不耐煩,一直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寫得九成宮和字帖上不一樣」答案很簡單,《九成宮》是歐陽詢在78歲的時候寫得字,假設他是從八歲開始寫字,他也花了70年才寫成了九成宮,你用兩三年的時間怎麼可能和他寫得一樣,所以反過來說,我們寫書法的目的雖然是寫出漂亮的字,但是一開始千萬不要以寫出漂亮的字為第一目標。因為你會犯很多錯誤,比如,你會去描字、畫字、你會去想辦法做出寫字的那個字體的樣子,書法是每一個筆畫都是一筆下去從頭到尾,結束,那個形狀,那個完美的形狀就要出來,一筆你要決定:大小、形狀、輕重、粗細、長短。你不能寫完,不夠長,哎呀再補一點,不行。因為這樣就會使你去描,去做,這樣就傷害了你寫字的意義,這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觀念。
生活如此糟糕,不能放棄美好,這裡是一個從不裝逼的時尚號, 歡迎關注半墨書社微信公眾號!


TAG:半墨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