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連4人遭蜱蟲叮咬 1人身亡1人危重

大連4人遭蜱蟲叮咬 1人身亡1人危重

大連4歲男孩嘉嘉去野外遊玩,未料蜱蟲鑽進了他的後腦勺。如果引發蜱蟲病,將有致命風險。6月15日,家長將嘉嘉送醫救治,在市第六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的努力下,鑽進皮膚的蜱蟲被成功取出。眼下,到了蜱蟲盛行的季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六院已接診4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其中一例危殆,還有一例不幸死亡。那麼,蜱蟲咬人為何會產生嚴重後果?市民又該如何防範?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4歲男孩野外遊玩,蜱蟲鑽進皮膚里

6月15日,家長帶著4歲的嘉嘉到野外遊玩。返回家中,家長發現嘉嘉的後腦勺上有個蟲子。此時,蟲子已經鑽進皮膚里。試圖移開,它紋絲不動,可見「咬合」的緊密程度。怕孩子出現意外,家長連忙把嘉嘉送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檢查,醫生懷疑是遭到蜱蟲叮咬,並建議家長立即帶著孩子到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療。被蜱蟲咬傷,一旦引發蜱蟲病,將會有致命風險。此時,家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由於剛發現不久即被取出,嘉嘉暫未出現其他較為嚴重的癥狀。當晚,在市第六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的努力下,鑽進皮膚的蜱蟲被成功取出。此時,家長才鬆了一口氣。

被叮咬後別硬拔,要儘快就醫

蜱蟲俗稱草爬子,蟄伏在草叢、植物或牲畜皮毛間。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周偉說,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叮咬人體時它會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因而許多人被咬時往往察覺不到。一般來說,在叮咬後24小時至48小時,癥狀較輕的可能只有叮咬痕迹,重的可能會有水泡,傷口附近的淋巴結會腫大。

周偉說,人體遭到蜱蟲叮咬後,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處理,一旦引發蜱蟲病,將會導致嚴重後果。蜱蟲病是被蜱蟲咬傷後一種較為嚴重的併發症,死亡率高達20%到30%。蜱蟲病的發病年齡多在40歲至70歲,起初癥狀類似感冒,可持續性發熱達40℃以上。患者多有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情況。隨著病情發展,可伴有敗血症、急性腎衰、呼吸窘迫綜合征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進而危及生命。

周偉提醒,如果發現蜱蟲叮咬在皮膚上,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或拉扯、拍打,一旦處理不當蜱蟲頭部和口器斷裂在體內,會刺激蟲體釋放更多毒素到體內。市民被咬傷後,應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盡量不要自行在家摘除。

蜱蟲病可「人傳人」,一男子照顧母親時感染

周偉提醒,蜱蟲病可「人傳人」,直接接觸蜱蟲病患者的血液和體液的陪護者或醫護人員,或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被病毒感染。

去年,市六院收治了一例「人傳人」患者。這名男子在護理母親時,母親發生了上消化道出血。男子在處理時,沒有採取防護措施,結果被感染了病毒。幸好,因為患者年輕力壯,癥狀也相對較輕。

多數患者來自農村 市區病例不多

治療蜱蟲病沒有特效藥

記者從市六院感染科獲悉,今年5月以來,醫院接診了4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雖經醫生全力救治,但還是有1名患者不幸離世,另有1人情況危殆。提起這兩名患者,周偉連連惋惜。不幸死亡的患者是瓦房店人,女性,今年65歲。從當地醫院送過來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入院當天就離世了。

另外一人則是瓦房店復州城人,同樣是女性,今年63歲。當時,女子在當地莫名出現了發燒、拉肚子、意識模糊等情況,當地醫院考慮為病毒感染。後來,家人把她送到大連市內治療。醫生將患者的血樣送到大連市疾控中心進行病原體檢測,確診為蜱蟲咬傷。不過,女子卻始終想不出,自己是在何處被咬傷的,因為她沒有任何被叮咬的不適感。同時,經查體,身上也沒有遭到叮咬的痕迹。醫生分析,她可能是在野外活動時,遭到了蜱蟲叮咬。由於患者不知情,延誤了救治的時機……雖經醫生全力救治,但女子已處於危殆狀態,隨時有生命危險。

周偉說,從目前的醫學研究來看,蜱蟲病的發病機理暫不明確,而且沒有特效藥物予以治療。

市區內的蜱蟲叮咬病例不多

據悉,我市每年接診的蜱蟲咬傷患者有95%來自農村,基本都是在野外遊玩或是在田間務農作業時被咬傷的,來自市區內的蜱蟲叮咬病例不多。

醫生提醒,野外活動時,應當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卧。如要進入此類地區,應當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勿把皮膚暴露在外,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要紮緊褲腿,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蟲附著。(文中嘉嘉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島晨報 的精彩文章:

大連召開防汛緊急會議,稱將有特大暴雨?其實真相是……
孩子常吃這五種魚,可以補充營養,使人頭腦更靈活

TAG:半島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