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的風霜,古宛城在歷史的長河裡還剩下什麼?
最新
07-22
一座有著兩千多年建城史的城,必定會留下些許遺存,在歷史的雲煙中,留下一段段屬於她的「年輪」。
悠長豐厚的歷史文脈,南陽這座古老的城市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講述著深根蔓枝的故事,漢宛城遺址、永慶門、琉璃橋、琉璃閣、南寨牆、大寨門....都是南陽歷史進程中清晰的年輪。
是的,這些遺存的年輪都與古宛城的城牆有關,它們有著悠長的前世,卻難在現在和未來找到安身的場所。
南陽歷史悠遠,早在戰國時期,古宛城「千丈之城」「萬家之邑」已普遍出現,各國都設置郡縣,郡縣都有城的建築,但那時古宛城的建築和規模,如今卻無具體資料可考。
歷史在不斷地前進,被高樓大廈環繞的漢宛城遺址顯得那麼的渺小和虛弱。柏樹、雜草、蔬菜、豆秧,古宛城披著一身的翠綠,輕風拂過,漏出塊塊黃土。中間幾座墳塋散落其中,墳頭雜草在風中搖曳著,讓人瞬間感覺到一種難以描述的凄涼與孤寂。


※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花洲書院
※千年古城,卻僅余兩座滿面滄桑的城門
TAG:宛城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