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藏自治區白內障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之我見

西藏自治區白內障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之我見

本文原載於《中華眼科雜誌》2017年第7期

我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紫外線照射強度極強,空氣中含氧量少,自然環境因素和落後的醫療條件,使西藏自治區白內障的發病率比我國其他地區高出約60%[1],成為我國白內障患病率和致盲率較高的地區之一。面對西藏自治區的白內障發病現狀,作為西藏自治區的基層醫務工作者,更深切了解問題之所在,也更清楚臨床工作之重點,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

一、白內障發病現狀

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西藏自治區總人口約為300萬[2],其中盲人為42 000人,盲人率為1.4%[3]。白內障視力殘疾的疾病負擔位居全國首位[4]。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西藏自治區白內障的發病率牧區高於農、林區,那曲地區最高,林芝市最低[5]。經對比發現,那曲地區高海拔、紫外線照射強度高、風沙又大,牧民飲食較為單一,多為糌粑和肉類,缺少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而林芝市則海拔相對較低,因植被覆蓋率較高致紫外線照射強度較低,水果蔬菜選擇更為豐富,因此白內障的發病率較低。

二、存在的問題(一)西藏自治區醫療資源較為匱乏且過於集中

西藏自治區共71個縣。據自製調查表不完全統計,僅有約10個縣級眼科醫療機構,在職眼科醫師只有約50名,其中能獨立開展白內障摘除手術的醫師僅約為20名,而一半以上集中在拉薩市。

(二)群眾對白內障缺乏認識

西藏自治區的群眾對白內障的認識極度匱乏,尤其在偏遠的地區。在去那曲等白內障高發地區下鄉時,發現大部分患者都到看不見才來就診,而很多雙眼白內障患者對手術存在畏懼,選擇先治療單眼,當術眼狀況良好後才決定是否治療対側眼,這樣往往會導致患眼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三)白內障患者數量繼續增加

西藏自治區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使其成為白內障的高發地區[4]。而大部分白內障患者居住在農牧區,醫療資源和條件匱乏、交通不便利、手術費用高和眼病科普知識欠缺,造成白內障患者數量居高不下[6]。隨著人口的增加和人均壽命的增長,西藏自治區白內障的致盲人數持續快速增加,而手術覆蓋率僅約20%[6]。未來10年白內障依舊是西藏眼科人的最大挑戰。

三、應對策略(一)大力推廣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手術

目前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白內障摘除手術主要採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但是在西藏自治區還是應大力提倡推廣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手術。原因有以下4點。

1.手術效果:

技術更為先進、費用較為昂貴的超聲乳化手術的治療效果會更佳,但在經濟不發達地區,與看得好相比,看得見是首先且更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2.地區經濟因素:

偏遠地區的經濟水平普遍低於經濟發達地區,基層醫院的醫療條件相當落後,無法支持開展白內障摘除手術。需要手術的患者一般只有兩個途徑:(1)去拉薩或內地等經濟較發達地區治療白內障;(2)等待經濟發達地區的眼科醫師下鄉做手術。大多數患者選擇後者。偏遠地區落後的經濟條件無法承受醫院添置昂貴的超聲乳化設備。相比較於超聲乳化手術對器械的高要求,小切口手術對器械的要求不高,甚至在電力不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手電筒繼續完成手術。

3.患者因素:

(1)對於經濟困難的患者而言,手術費用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以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為例,進口硬性IOL的售價約為人民幣680元,進口非球面IOL的售價約為人民幣3 500元。對於人均年可支配收入7 000餘元的西藏自治區農牧民來說,無法承擔如此高的IOL費用[7]。(2)大部分偏遠地區農村或牧區的人缺乏基本健康常識,在偏遠地區開展白內障摘除手術時,患者只有在"看不見"的時候才選擇就醫,導致白內障過熟,多數患者為4~5級硬核,這對於手術經驗並不豐富的當地眼科手術醫師來說,手術難度普遍過高。

4.臨床醫師因素:

超聲乳化手術的培訓周期較小切口手術更長。對於只有約20名能夠單獨操作白內障摘除手術醫師的西藏自治區,急需在短期內培養出一批手術醫師來填補空缺。

(二)建立發現及轉診體系

1.大力培養基層眼科醫師和眼科輔助人員,提高他們的診斷能力,發現可治療的白內障患者立刻轉診至上級有條件的醫院,避免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2.在每個市和地區建立起至少1個設備良好、技術較高的眼科診療機構,能夠治療基層轉診來的白內障患者。

(三)加強基層白內障的防治科普工作

讓基層的眼科人員在農閑等時間段走進社區或不定時在學校,對廣大的農牧民和學生進行白內障防治的科普教育,讓群眾真正認識白內障,努力做到讓群眾不害怕白內障、不抗拒治療白內障。

(四)培養醫療隊伍

首先應培養一批眼科輔助人員,在廣大農牧區承擔起眼保健宣傳、眼病篩選和常見眼病治療工作。5年內達到每個市和地區能夠獨立開展白內障摘除手術的目標,10年內達到每個縣至少擁有1名能夠獨立開展白內障摘除手術醫師的目標。

(五)建立健全醫療保險制度和監測體系

依靠國家,提高醫療保險力度,擴大覆蓋範圍,讓人人享有看見的權利。成立眼科中心,建立完整的眼科資料庫,實時監測西藏自治區的眼病狀況,發現一例,治療一例,使西藏自治區儘早成為白內障防治的無障礙區域,絕不讓任何患者失去享受光明的權利。

參考文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眼科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眼科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