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研讀《資本論》?從這兩點入手,方能豁然貫通

如何研讀《資本論》?從這兩點入手,方能豁然貫通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與西方主流經濟學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西方主流經濟學撇開了現實社會中人們在財產、社會地位、特長等方面的差異,在一種人人平等、公平競爭的假設下,用一種把工人與物質生產要素相等同的辦法,推論出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是一種充滿和諧公正的經濟體制的結論。

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不同,《資本論》是一部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著作。由於《資本論》所論述的問題觸犯了主要憑藉財產所有權獲得收入的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在它誕生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主要是國外的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給了它較高評價,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對它主要是採取用沉默來抵制、用批判來否定的態度。

那對經濟學或者是對政治經濟學感興趣的同學要如何來閱讀《資本論》呢?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化繁為簡

馬克思的《資本論》由德文翻譯而來,語言以及思維方式與中國人存在一定的差異,剛開始讀會十分吃力,所以不必在第一次閱讀時就嘗試去讀懂它,而是要先找到讀它的方式,便是將原著中的眾多內容先化繁為簡。

舉個例子《資本論》第一卷共有七篇二十五章,第一章講的就是高中政治經濟學的部分——商品。連馬克思自己都說了,萬事開頭難,故第一章就是最難理解的部分因為這部分十分抽象顯得晦澀難懂,但是你將它簡化後,通過例子來記憶便簡單很多了,比如什麼叫「以貨幣的形式為商品完成形態的價值形式」,將其簡化,就是「貨幣幫商品實現了它的價值」,也就是「商品通過貨幣體現了它的價值」。

二、刨根問底

《資本論》是馬克思嘔心瀝血的巔峰之作,共四卷耗時長達18年,又豈是讀個一遍兩遍就能讀到其精髓的呢?所以想讀懂《資本論》,就做好反覆閱讀的準備。

前面說了第一次看《資本論》要化繁為簡,那麼再次閱讀時便要刨根問底了,還是以《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為例,「以貨幣的形式為商品完成形態的價值形式」,可以理解為「商品通過貨幣體現了它的價值」,也可以繼續延伸為「商品的價值是看不見的,必須通過貨幣體現」,繼而可以得出「價值需要使用價值變現出來」。到此這才算是讀懂了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係,後續也是如法炮製。

《資本論》的價值不用多說,值得一讀,但想要讀懂它,還是要掌握方法,讀到其精髓時,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受,彷彿瞬間理解了大家都不懂的高數題的感覺,激動萬分,心潮澎湃。

歡迎關注,本文為原創內容,禁止轉載,轉載必究,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主動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趣味 的精彩文章:

TAG:一點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