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生菌成熟季節到了!食用需謹慎!

野生菌成熟季節到了!食用需謹慎!

導讀:

野生菌味道鮮美,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夏季是各類野生菌生長的旺季,也是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發季節。

野生菌中毒的類型有哪些?中毒了怎麼辦?如何預防?哪些野生菌不能食用?

中毒類型

不同毒菌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不同,一般分為以下4類:

腸胃炎型:潛伏期10分鐘到五六個小時,表現為噁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等,其病程短,治癒後一般良好。

神經精神型:潛伏期6~12小時。中毒癥狀除有胃腸炎外,還會出現瞳孔縮小、唾液增多、興奮、幻覺等癥狀。

溶血型:潛伏期6~12小時。除有腸胃炎癥狀外,還有溶血表現,會出現貧血、肝腫大等癥狀。

肝腎損傷型:進食毒菌後10~30小時,出現腸胃炎型表現,隨後出現肝、心、腎等多器官損害情況,以肝臟損傷最為嚴重,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

中毒了怎麼辦

1.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2.在等待醫院救護時,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將胃裡的東西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

3.患者可飲用糖水,利尿排毒;

4.對已經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

如何預防

1.不要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菌;

2.不要幾種野生菌放在一起炒或煮;

3.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且不要一次食用過多,不要連頓吃;

4.加工烹調方法要得當,多放油和蒜,要炒熟煮透;

5.吃菌子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哪些野生菌不能食用

一般而言,凡色彩鮮艷,有疙瘩、斑、溝裂、生泡、流漿,有菌環、菌托及呈奇形怪狀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分。由於毒菌的種類繁多,多數人難以辨認,因此,在選購野生菌的時候應該只買認識的菌類,以免誤食。

特別提醒:野生菌雖「美」,但易中毒喲!請不要被「美」所誘惑!我們應不採、不買、不賣、不吃野生菌,以防食物中毒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江公安 的精彩文章:

村民丟失手機 民警及時找回

TAG:德江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