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教師,但我……

我是教師,但我……

我是教師,但我不想當園丁

我小時候寫作文,套路總是很深,但這些基本都是從各種範文書上學來的,那時並不能很深刻地體會教師這個職業,所以就套路性的把教師比作園丁,或者蠟燭。也許在大眾的心目中,教師就是犧牲自我,幫助孩子成長的角色吧,但每次寫到這裡,都覺得略有不妥,特別是在當了老師以後。

首先,教師怎麼會是蠟燭?這世上的工作,說崇高了是精神追求,說實在了是口飯碗,說好聽了是自我價值的體現,說現實了就是出賣勞動價值換取個人所需……既然是一份職業,為什麼又要犧牲呢?

你看這蠟燭,是在人們最無助時才能想起來的,家裡有電,誰會點蠟?這種比喻下,教師就是極其古板且基本沒用的一批人。另者,蠟燭所燃之光只有數米,所燃時間只有數小時,而一位教師對人的影響卻是及其深刻且長遠的,這麼看來,教師很不像蠟燭。

大概人們是覺得,當老師的給孩子們掏心掏肺講知識教方法,窮盡自己一生所學傾囊相授的品質很像蠟燭吧。可如果世間的好老師都是將自己燃燒殆盡,那這麼悲壯的職業怕是少有人去涉足了。

其次,將教師比喻成園丁,我也覺得不妥。園丁何人?是修剪花木的人。那什麼時候需要修剪呢?當然是花木枝葉旁逸,不堪入目的時候。如果一個孩子有學習上的困擾,學習方法不對,你會覺得這個孩子看起來很是扎眼嗎?當然不會,這樣的孩子也是大眾喜歡的,他雖然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但方向是對的,不會被歧視。

那什麼樣的孩子才像是枝葉旁逸呢?

如果他言行誇張,如果他行為不端,如果他不知進取……這些就像樹枝中橫向生長,或者比它人都高或矮,亦或者是長得和大眾都不一樣,這樣的枝葉確實需要修剪,但這樣的學生交給老師來教育,合理嗎?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對這樣的學生傳道,他是否會聽到;對這樣的學生授業,他是否會甘願;對這樣的學生解惑,又是否能釋惑?

當教師,應當指出學生的不足,勸其改正,孔子當年面對大白天睡覺的宰予也是一通劈頭蓋臉的呵斥。可呵斥後,孔子有沒有不厭其煩地提醒宰予,有沒有循循善誘地幫助宰予改正上課打瞌睡的毛病?我想是沒有的。孔子教學生,最低要求是舉一反一,如果能舉一反三就更好了。像這樣的問題,孔子用兩句「於予與何誅」「於予與改是」評價,面對僅僅是大白天睡覺的宰予,孔子就大發雷霆,說出「我都懶得批評你」「你的言語和行為讓我改變了以往的看法」這樣激烈的言辭,那面對今天上課時看手機、看漫畫、說閑話,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的學生,孔子會讓他入學堂門嗎?宰予後來成才了,當了宰相,他是將老師教授的知識精華吸取,但改掉毛病的功勞,不是孔子的。

今天的教育是普及教育,曾經的教育是貴族教育,學生群體的變化,就要求今天的教師不能像孔子一樣擇英才而教育之,也不能像韓愈一樣傳道授業解惑,今天的教師,多了很多其他的任務。

比如說,當園丁。

我想很多老師都聽過,很多家長都說過這句話:「老師您多說說他,我們說他不聽」。乍一聽這話沒錯,讓老師多關心孩子,引導孩子成才。但說這話的家長是那些學業優秀,僅有一點點小問題的孩子家長嗎?當然不,這都是沒有更好的辦法,把老師當救命稻草的家長。我來給你舉個例子:

我中途接班,班裡有個女孩,姑且叫她小麗。小麗長的漂亮,上課不搗亂,但課業成績很差。這都不是大事,最要命的是小麗有偷竊的痼疾。小學時頻頻順走同學的東西,由於證據不足,沒有給過什麼處分。班裡有幾個孩子是她小學同學,所以初一時班裡丟東西,同學們都說是她,班主任草草了事,並未多加註意。

初二半學期相安無事,卻在寒假快要來臨時,丟了東西,而且是在辦公室——一位語文老師的手機丟了!這可是大案啊!但辦公室沒有監控,這可怎麼辦?我去信息中心請求支援,調出了走廊和樓梯的視頻,果然,看到了鬼鬼祟祟的小麗。夜裡我打電話給家長,希望家長能配合一下,看看家裡有沒有多一部手機,家長立刻說確實多了一個來路不明的手機,小麗拒不交代手機來由,家長一時生氣給砸了。

第二天家長把手機殘骸帶到學校,果然是語文老師的手機,質詢小麗,說羨慕別人有手機,自己想要,無奈媽媽不給買,趁著期末辦公室人雜,就給順走了。

至此,案件告破,你是小麗家長,你會怎麼做?暴打一頓,這就是小麗媽媽的做法,並且是在辦公室就已經拳腳相加。可情緒的發泄有沒有解決問題呢?並沒有!初三伊始,班裡有個男同學的手機又不翼而飛,是在午休的時候。男同學的位置正好在視頻死角區沒拍上,但經過我和信息中心老師調取走廊、樓道、操場、水房的視頻,又將小麗鎖定。這回她媽媽直接說:「老師,這孩子我教不了,您看著辦吧。」

小麗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未來路長,怎麼能放棄她啊。她會有順手牽羊的毛病,多是媽媽從不給她零花錢,她有了嫉妒心,才會走上錯路。為了幫她解決痼疾,初三後半段我也無心科研,整天想辦法和她接近,最後呢?那屆學生畢業時我深深給全班學生鞠了一躬,為我最後的日子沒能全心全力地幫助那些中等生提高成績而致歉。顧此失彼,而且是失了很多,面對我這一整個班的學生,我眼裡只剩一個,能不有愧?

許多年後,我多次提醒自己,顧大局!學生的許多問題,不是家長不能解決,很多時候是太依賴老師了。就如同學校請了花卉公司打理花卉,但夏日裡植物吸水性強,工作者常一周來一次也不能解決問題,因此,花兒枯萎了很多。其實就是個順手的事情,稍微多費一點心思,就能把花兒照顧一下,然而卻全然依賴別人。

家長常說,我不是教育專家,教育不了孩子。可這世上又有多少教育專家呢?知識上的難題是必須由老師來處理的,而大多數其他問題是家庭帶來的,為什麼不在家中解決呢?

我不想當園丁,你要知道剪去的枝枝椏椏也是很痛苦的。當然,我更不希望孩子們都被剪成我心中所期盼的樣子,批量生產缺少美感啊。我的期望,是學生們都漂亮,各有各得精彩。

我想,教師就是教師,不應該被物化,用另一種工作來形容教師也很不貼切。當教師的,就是把知識無私地傳授給學生,在學生成才時,默默退到後方。鋼混的學校流水的學生,我們都在用自己對學生的呵護和關愛,陪孩子們走一段成長的路,這段路我們盡心儘力,也希望家庭,從不缺席。我們陪伴著這棵幼苗漸漸壯碩,這就是教師的價值。

寫文章時,忽又想起昨日樓下聽到一個媽媽大吼:「你再這樣我明天告訴你老師,讓她收拾你。」唉,家庭教育時也不忘把老師拿出來鎮壓孩子,我們教師這雙手,真沒辦法伸那麼遠啊。

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恩書架 的精彩文章:

TAG:知恩書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