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由,給學生習作插上飛翔的翅膀

自由,給學生習作插上飛翔的翅膀

自由,給學生習作插上飛翔的翅膀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筆者認為,寫作是語文工具性的重要體現。故此,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對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寫作習慣,夯實習作基礎,顯得尤為重要。

遺憾的是,現今的小學習作教學的現狀不盡人意!學生怕寫作文,一到寫作文時,學生就雙手抱頭,絞盡腦汁、搜腸刮肚;教師怕改作文,每當看到案頭堆積如山的作文本,教師也頗感疲憊。如此沉重的負擔壓在學生與老師的頭上,習作和習作教學猶如一道無形的箍子束縛著師生。如何從這束縛中解脫出來,筆者認為,習作教學應當追求自由之道。

一、貼近生活 內容自由

為什麼很多學生在習作的時候總覺得無話可說?為什麼很多學生的習作空洞無物?歸根結底,是學生缺少對生活的關注與體驗,缺少用眼睛發現與審視生活的習慣,導致在習作時茫然不知所措。生機勃勃的自然界、矛盾重重的動物界、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有取之不盡的素材,誰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誰就會寫出真情靈動的作文。筆者認為,指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社會現象是最有效的方法,走進生活,獨特體驗是學生習作的源泉。在教學中,我們雖常常在學生習作時強調留心觀察,細緻體驗,卻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怎樣做才能叫細緻觀察與體驗呢?筆者認為,關注生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要強調學生用眼睛觀察生活;用耳朵傾聽生活;用雙手觸摸生活;用心靈感悟生活。街頭巷尾的一則廣告,店鋪商行的一副對聯,屬於語文,可以習作;旋律優美的歌曲,抑揚頓挫的吆喝,屬於語文,可以習作;游泳爬山、賞花摘果,屬於語文,可以習作;家裡短長,鄰里糾紛,鬧市奇聞,也是語文,可以習作;同學的一顰一笑,老師的褒揚提醒,同樣可以習作。時刻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有一顆善感悟的心,去用心生活,何愁腹中無物呢?生活關注多了,自己的積澱深厚了,就不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象。

作為教師,在習作命題時,要選擇學生有生活積累的話題,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很多老師喜歡以「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我最傷心的一件事」、「我最高興的一件事」等等為題寫一篇文章。教師以為,這些都是學生經歷的,學生肯定有話可說,有文可作。殊不知,一個「最」字,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成為習作的桎梏。試想,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生命的征程才開始,生活的歷練還未開始,何來「最難忘」的事,「最高興」的事呢?叫你老師來寫,沒有經歷過大是大非的人,我想也會一片茫然。倘若真的要寫一件事,不如寫自己經歷過或耳聞目睹的一件事,這樣學生思考的空間更大,選題的空間更大。

《湖北教育》2009年第四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案例是一個教師的一次個性化的作文師範課。文章的作者主講一節公開課,所有聽課老師悉數到場,學生興味盎然地等待主講老師出現。可是,主講者直到上課8分鐘後才邁進教室。這期間,學生有不同的表現,有不同的心理。教師進來與學生交流後,隨即板書課題:當老師遲到的時候……要求學生當場習作。學生有了剛才的現象觀察與交流時的心理展示。所以作文時學生文思泉湧,下筆流暢。筆者很贊同這種創設情景,激發激情,快速作文的教學策略,其實這也是與新課標相吻合的。

二、言為心聲 表達自由

古人云:「言為心聲。」「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均是學生心底的真實想法、內心寫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說(口頭和書面)的慾望,創設說的平台,給予說的機會,肯定說的亮點。筆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時候,先讓學生閱讀文章的第一部分,感受環境的寒冷,感悟小女孩的可憐,然後引導學生以「她是一個……的女孩,因為……」的句式來說自己的感受。學生滿懷對小女孩的同情,細讀文本,用心歸納。交流時,學生躍躍欲試,紛紛說出:她是個美麗的女孩,因為她有一頭美麗的捲髮,雪花落在金黃的捲髮上;她是個貧窮的小女孩,因為她家裡千瘡百孔;她是個懂事的小女孩,因為她在大年夜還出來賣火柴掙錢,等等。快下課時,我指導學生讀讀課後的一首詩《你別問,這是為什麼》,詩歌節奏明了,結構和諧。有學生說:「老師,我也可以把剛才同學歸納的內容寫成一首小詩。」我當即應允,布置學生下課整理,不過十分鐘,學生顏文佳給我送來了詩作:

賣火柴的小女孩

她是個美麗的小女孩

因為

雪花點綴她金黃的長頭髮

那頭髮打成卷

看上去很美麗

可她沒在意這些

她是個乖巧的小女孩

因為

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

她赤著腳在街上買火柴

只為兜里多增加一個硬幣

她是個可憐的小女孩

因為

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

誰也沒給過她一分錢

她是個柔弱的小女孩

因為

她在過馬路的時候

馬車把她的鞋嚇丟了

一個男孩撿著不還給她

她敢怒不敢言

她是個貧窮的小女孩

因為

她的家千瘡百孔沒有溫暖

再說 她沒賣掉火柴

爸爸也會揍她的

都是習作難,都說寫詩難,我想只要點燃學生習作的慾望,給予寫作的機會,學生是樂意寫作的,並會寫出好作品來。

在五年級的時候,我要求學生寫一篇習作《春天來了》,課堂上,我沒有對學生講解寫作方法,沒有叫學生收集描寫春天的詞語,也沒有讓學生說春天的感悟。課外活動時間,我帶學生參觀了學校的植物園和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觀察春天的奼紫嫣紅,生機勃勃,學生學生利用感覺器官觸摸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作文交上來時,大多學生對春天環境的描寫生動細緻,並運用了很多好詞佳句,我感覺這次習作教學是成功的。可羅小紅同學的作文卻給了我全新的感受,羅小紅是個靦腆的女孩子,剛從外市一個學校轉過來,性格內向。她在作文中寫到:「我今年轉到咸寧市實驗小學讀書,這裡的老師可親切了,班主任對我問長問短,對我的學習生活很關心。同學對我很友好,主動跟我打招呼,還願意和我一起玩。回想起以前的學校,老師認為我的成績差,瞧不起我,同學也經常欺負我……來到這個學校里學習,我知道,我的春天到了!」開始,我認為她的作文離題萬里,不著邊際,可到點睛之筆的時候,我一陣驚訝,而後是舒心。是呀,春天來了,不僅僅是百花鬥豔,百鳥爭鳴啊!感官的春天只是養眼,而心靈的春天卻永駐。孩子的文章與「雪融化後是春天」的事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

的確,言為心聲,就是要孩子通過語言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的作文才會有真情流露,才會打動人。

三、尊重個性 評價自由

說教師怕作文,是怕批改作文,也就是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問題。

一次習作幾十個作文本,教師辛辛苦苦地批改,無異於「愚公移山」。更為氣憤的是,學生對老師細緻入微的點評與修改甚是不屑,往往只是看一下分數或者是等級。所以教師批改習作往往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再者,老師習慣用成人的思想和觀點去左右學生的習作,成人的生活經歷、知識閱歷與學生有很大的區別,老師很多時候是無法通過文字窺視學生的真實內心。所以老師的字字斟酌、段段掂量、篇篇謀劃的評價中,很容易讓學生的習作失去本真,失去童真,失去個性。另外,由於作文批改量大,一篇作文的批改時間最少也得兩個星期。時間一長,學生早已把作文忘記得一乾二淨,當初習作的情素也蕩然無存。

在教學中,我不斷摸索習作評價方式,改變習作評價策略,追求習作評價的時效性、實效性、人文性。

一般來說,一篇作文寫下來,首先要求學生自己放聲朗讀幾遍。因為在朗讀中,學生會發現自己文章中的不足,或者是用詞不當,或者是詞不達意,或者是語句有病症,或者是添字漏字,或者是語序顛倒,或者是標點不當等等問題。朗讀之後,自己修改,達到詞通句順。回家後,把作文大概意思背誦給家長聽,讓家長參與到作文評價中來。家長給孩子的習作指出不足,提供意見。當作文謄寫上來後,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組織學生互相評價,作文本隨機發放。在評價之前,我要求學生學會欣賞,善於發現同學習作中的閃光點,千萬不能一棒子把別人的作文打死;同時也要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同學的文章更加具體、通順、有個性。如果遇到拿不定主意的地方,可以向老師諮詢,當要對同學的文章大動手筆時,要和同學商榷、探討,萬一意見相左,請老師裁定。通過這種互評互改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學會了欣賞,增進了友誼,更培養了合作意識,提高了合作能力,並且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作文評價的效率。

其實,學生評價的語言比老師的更具人文性,更具有針對性。例如「你這裡引用了書上學過的名人名言,真有說服力」,「你的文章寫出了自己參加活動的獨特感受,形象逼真,值得我學習」,「你能把《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寫作方法運用到你的文章中來,活學活用,你真棒!」等等,跟老師的「語句通順,文章具體生動,結構合理」等僵硬的評價來比,這樣充滿人文氣息的評語,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又提高了同學的鑒賞能力,實效性更強。

當學生互相評價完畢後,接下來就是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針對家長和同學的評價揚長避短,逐漸完善。當然,教師對習作的講評也十分重要。在講評時,我讓學生推薦自己改到的優秀習作在全班展示,歸納出優點,樹立榜樣,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對那些習作困難的孩子,實行面批面改,幫助孩子理清文章的思路,規範語言,積累辭彙。這樣,在尊重個性的評價中,使每個孩子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逐漸提高孩子的習作能力。

——給學生的習作插上自由的翅膀,讓孩子自由翱翔在自己的精神家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風水的發展歷史
土耳其大選正式開始,埃爾多安連任雖有波瀾但應有驚無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