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紐約首秀前即被大都會和蓬皮杜收藏,西方是如何解讀勢頭」飛升「的郝量?

紐約首秀前即被大都會和蓬皮杜收藏,西方是如何解讀勢頭」飛升「的郝量?

藝術家郝量。圖片:致謝高古軒,?郝量

豪門畫廊高古軒可能並非是當你想要發現新人藝術家時,所第一個想到的地方。但是當下,如果你步入紐約上東區,你會遇到一位可能從未認識過的藝術家和其作品——儘管他的名氣在可預見情況下,將會很快飛升而上。這位35歲的北京藝術家郝量正致力於重塑中國傳統水墨畫。

雖然郝量在中國已經很出名,但此次在高古軒的首次個展「肖像與奇觀」卻是這位在美國的首次個展(展覽將於6月23日閉幕)。在展覽開展之前,他的作品就已經一售而光。

郝量將數千年前歷史的古代水墨畫技術帶入了21世紀,其藝術歷史典故和彌合東西方文化符號的技巧令人耳目一新。

去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這位藝術家的當代水墨《瀟湘八景》出現在軍械庫展區中央位置,隨即引起了轟動。他也是展覽中最年輕的藝術家之一。

隨著郝量不斷在國際上曝光,如今的他可以在市場上實現他已經在作品中實現的那種東西方間的聯繫。

「可以理解的是,郝量在亞洲比在西方更有名,但我們正在向更廣泛和更全球化的觀眾介紹他非凡的藝術實踐,」高古軒香港總監Nick Simunovic告訴artnet新聞,「我們決定在西方獨家推廣他的作品。我們要把他的所有作品呈現給重要藏家、博物館董事成員和藝術機構。」

郝量,《溪山無盡》(細節),2017。圖片:致謝高古軒 ? 郝量

1983年,郝量出生在中國成都。他第一次接觸藝術——尤其是中國傳統繪畫—— 是在很小的時候,通過他乾媽的父親。這是一位著名的中國藝術藏家,是20世紀最傑出的中國藝術家之一張大千的好友,並也師從於張大千(張大千於1983年去世,同年郝量出生)。

郝量於2002年就讀於四川美術學院,主修中國畫,之後於2007年攻讀碩士學位。他曾考慮成為一名教師,但在另一位著名中國藝術家徐累的鼓勵下決定繼續追隨藝術創作。

從此以後,這位藝術家的職業生涯一直保持著穩定上升的軌跡。令人震驚的是,即使沒有在在今年美國個展之前,他的作品也已經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舊金山Kadist藝術基金會和巴黎喬治蓬皮杜中心收藏。他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的博尼范登博物館(Bonnefanten museum)和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都舉辦過展覽。

郝量,《溪山無盡》(裝置圖),2017。圖片:致謝高古軒? 郝量

憤世嫉俗的人可能會說他的作品是為當今市場量身打造的,彼時中國買家正經歷從購買傳統藝術品轉向更具冒險精神的國際當代藝術。但對郝量來說,全球主義的跨代觀點是他作為藝術家定義的核心。

「在當前的中國文化困境中,通過尋找中國文化所固有的現代性來參與和理解當代文化建構可能會更有趣,」他告訴artnet新聞。 「我發現了文人畫的開放性。雖然它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方法,它仍然可以適應不同的文化資源。我覺得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進入這個工作系統,並成為我工作的材料。「

舉個例子,他目前在高古軒舉辦的展覽的核心部分是一幅32英尺長的全景絲綢捲軸,名為《溪山無盡》(2017)。從右向左移動,繪畫的圖像從細緻的形象轉變為抽象繪畫——這是一種正式的演變,反映了藝術史上更廣泛的變化。枯樹和斷裂的山脊變換成幾何形狀;以16世紀中國藝術家和理論家董啟昌為代表的那些荒蕪景觀轉變為致敬布拉克和畢加索的立體派形態。

郝量,《夜以繼日》(圖二)(2017-18)。圖片:致謝高古軒 ? 郝量

在畫廊的其他位置,兩幅畫 —— 一幅雙聯畫和一幅三聯畫 —— 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探討同樣的一個主題 —— 這是中國文人畫中一種常見的表現形式。 受到19世紀中國藝術家王子若硯匾的啟發,《夜以繼日》(2017-18)以較大篇幅的畫布想像白天的場景,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而以較小的畫作部分描繪夜晚 ——這是一種先兆般的炭黑視覺。

毫無疑問,郝量的創作過程非常辛苦。 他的繪畫可以花費一到兩個月的時間來完成,而手卷則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他在紙上製作草圖,然後再畫於他的主要材料——絲綢——之上。 之後,他添加提取自植物和天然原料的定製塗料,通常需要添加數十層以達到他預想的色調 —— 通常是一種近似泥土的灰色,這種色調與對於傳統的實踐保持一致。

郝量 《紅鼻子(I)》,2017 ,絹本重彩。圖片:致謝高古軒;? 郝量

那些在中國就熟悉郝量作品的人說,他現在做的不僅僅是在當下表現一種適應歷史的風格。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為展覽畫冊採訪郝量時)曾這樣說:「西方評論家很容易簡單的把作品定性為有中國水墨畫的傳統,但在中國,保守的水墨畫圈卻認為他的作品是異端的。」

「郝量的作品確實需要一位不熟悉中國藝術史,但會去做一點認真研讀的觀眾,以為其所看到的內容搭建一個語境,」田霏宇說,「許多人會覺得這很麻煩,但想想存在於當代西方藝術家在作品中極大的引用量和互文性吧。」

他提到了約翰·柯林(John Currin),郝量是他的粉絲。 「想像一下,在不知道文藝復興或庫爾貝的情況下看柯林的作品。你可能仍然喜歡它,但其實作品之下有很多其他層次與寓意。」。

「我對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同樣感興趣,」郝量告訴artnet新聞,「對我而言,重構文人創意系統對現在來說,至關重要。 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幻想來做到這一點,以便我可以遍歷過去和現在。」

藝術節郝量 。圖片:致謝高古軒;? 郝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net報道 的精彩文章:

當藝評人試圖去評網紅展……
如何在上海的城市邊緣搭建一個當代渡口?

TAG:artnet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