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注意!我們正在做白日夢!

注意!我們正在做白日夢!

導讀

「凡夢中一切,不可捉摸,不可控制,故稱之曰夢。孰知我人日常生活,六根運用,遷流不停,例如眼之視色,一轉動間,剎那即逝,與夢無別也」

注意!現在我們正在做夢哦!等到大徹大悟,就會發覺我們白天睜著眼睛做夢,與夜晚閉著眼睛做夢,沒有兩樣。晚上做夢是幻,白天做事一樣是幻。可是,我們凡夫眾生夢中認為是有,醒來還不願意承認它是假的,還想繼續夢下去;明知現在是在夢中,還是願意沉迷下去。……

我們學佛經常講一切如夢如幻,普通都把夢與幻當成比喻,形容人生如夢。實際上,夢幻是一個實在的境界,如果你仔細研究,這裡面就有方法。其實,一般人所講人生如夢,那是在痛苦、煩惱時,偶爾的感嘆而已,並沒有真把人生當作是夢。在佛法里有夢成就的修法,控制自己的夢,要自己做夢就能做夢,要不做夢就不做夢。要把自己的精神訓練到這個地步,很不容易,一般人都做不到,做不了主。經過正式修持的人,是可以做到的。做到了以後,要修轉變夢,夢到水,把水變成花,你能不能做到?在夢中知道自己在做夢,這一步已經很難了。

有人喜歡修心養性,白天做人做事都能控制自己,就是理智超過了情緒,要發脾氣不發了,要講這句話不講了,這樣已經很不容易。學佛的人儘管說戒,身口意都要守戒,戒就是理性地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理論這麼講,但是,一到節骨眼,要說的還是說了,要發的脾氣還是發了。發了脾氣以後,唉呀!慚愧,懺悔,不過,並沒有真慚愧,也沒有真懺悔,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假如你白天能夠做主,能夠隨時在念佛中,在夢中就不見得靠得住了。一般人在夢中不能做主,也不知道有夢。若能在夢中能夠做主,修行則有點像樣了。再進一步,開眼做夢,開眼做夢並不須另外做了,現在眼前的生活就像在夢中似的,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以及是、非、善、惡,這些與你都不相干。然後,再把夢幻境界空掉,此時,看整個世界則是清凈、光明,不是說說理論而已,必須這樣修行才有把握。

——《圓覺經略說》

凡夢中一切,不可捉摸,不可控制,故稱之曰夢。孰知我人日常生活,六根運用,遷流不停,例如眼之視色,一轉動間,剎那即逝,與夢無別也;耳之聞聲,鼻子辨氣,舌之嘗味,身之運動,意之思惟,皆無常存之可把捉,其無夢也何別?一日作為既畢,雙眼閉而入睡,一切了不可得,則日間之所為,非即所謂夢乎!已去者不復來,未來者尚未至,年之與月,日之與時,分之與秒,剎那變易,安有一事一法之可得;所謂現實者,不過一剎那間之緣會,緣滅即散矣!若能仔細觀察,晝之與夜,夢固無別也。

人如能常空其意念,如龐居士所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念念之間,於過去不留,未來不逆,現在不住,忽然三際托空,意識不行,則於應緣動作間,但前五識(即五官直接感覺,不再緣意識分別之知覺),對境起用,則此心如無,此身如一真空之球或瓶等,即唯識學所謂之現量境,小乘之人空境,可得現前。此時對緣外境,一切皆如夢中。視山河大地人物動作聲音等,皆如活動影象。不但對外境他物覺其如夢、如幻、如影,即我此身心亦同於諸夢。動靜行為,皆能行所無事,如永嘉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豈不樂哉!雖然,此猶夢語。必曰「百尺竿頭須進步,空花鏡里莫藏身。」迨至遠離顛倒夢想,得究竟涅槃,方可出世入世,一切自在矣。但於聖凡情斷、超佛越祖之地,尚須痛吃辣棒。雲門云:「此即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若欲究明斯事,當復觀雲門語:「扇子孛跳上三十三天,觸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如傾盆。」畢竟如何?曰:參!

——《禪海蠡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藏 的精彩文章:

常識 什麼是緣起?
首次發布!09贊佛偈佛說阿彌陀經音畫史詩

TAG:佛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