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天津,有這樣一個歷經百年的博物館

在天津,有這樣一個歷經百年的博物館

中學的歷史課本上,

邊邊曾經對著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找了好久,

也沒找到傳說中大師用葉子縫隙漏出來的名字

……

除了《溪山行旅圖》,

范寬還有一副畫,

也需要伏案細找,

只不過找的不是范寬提名,

而是一個小人!

——這幅畫是《雪景寒林圖》

天津博物館有一個精品廳,廳里最正中、最顯眼的展櫃,是為《雪景寒林圖》永久準備的。四面八方的來客,無論何時前來參觀,都能見到這幅國畫巨作——的複製品。

范寬生活在一千年前,流傳至今的畫作鳳毛麟角。可他在畫史上的地位實在太高了,以至於後人見到沒有署名的北派山水畫,常常說成是范寬的作品,甚至在畫上偽造他的簽名。

《雪景寒林圖》的構圖和氣韻都極佳,和台北故宮的《臨流獨坐》一樣,是宋代范寬一派的代表性作品。

《雪景寒林圖》

《雪景寒林圖》細節

(點擊可查看大圖)

范寬題名:臣范寬製

唯一的小人兒

作為鎮館之寶,《雪景寒林圖》真跡六年來才展出了這一次,是為慶祝天津博物館百年生日用!

19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院舉行成立展會,為期兩個月,6月1日就成為今天津博物館的生日。

天津博物院成立時,館舍還沒有修完,無法舉辦展覽,所以在河北公園(今天津中山公園)組織了兩個月的「展覽會」,展覽向社會徵集到的自然文物和古代文物。雖然展會需要6個銅板,參觀人次依然突破2.8萬人次,可謂轟動一時。

之後百年間,天津博物館幾經易名、拆分、合併,終於2004年成為天津博物館,2012年開放天津博物館新館。

如今,天津博物館成為天津地區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最值得一逛的省級博物館之一。

「天津博物館 A.M9:00-P.M16:30」

地址:河西區平江道62號

交通路線:乘坐公交655路、668路、686路、868路、912路、835路、968路、47路(單層),天津博物館站下

為慶祝百年,天津博物館還拿出了哪些寶貝?

除了《雪景寒林圖》,天博還拿出來一批精品書畫。有傳北宋張擇端的《金明池爭標圖》、傳宋蘇漢臣的《嬰戲圖》、南宋《中興瑞應圖》、傳南宋趙孟堅《水仙圖》。

金池爭標圖

金明池爭標圖

這是迄今所見最早的關於龍舟賽的繪畫,也是考驗觀眾眼力的絕佳工具。

畫絹長寬不足30厘米,卻描繪了眾多房屋、船隻和超過1000個人物。要知道,著名的北宋《清明上河圖》長達五米多,也就畫了800多人而已。

嬰戲圖

嬰戲圖

嬰戲圖 細節

(點擊可放大)

這幅畫的主題是:兩個身穿「透視裝」的娃娃在撲蝴蝶。

蘇漢臣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宮廷畫家,因為娃娃畫得好,導致後人見到好看的宋代娃娃畫,就說是蘇漢臣畫的。但迄今為止,只有這幅畫保留了蘇漢臣的簽名。簽名的真偽同樣引起學術界的爭議。

中興瑞應圖

中興瑞應圖

中興瑞應圖細節

水仙圖

水仙圖

這幅畫也不適合在手機上欣賞,因為它長度超過六米,描繪了上百朵水仙花。

花鳥圖

錢選 花鳥圖

錢選是元代第一畫家趙孟頫(頫音俯)的老師,在繪畫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此圖紙本,設色,縱 316.7厘米,橫38厘米,計 3段:桃花翠鳥、牡丹、梅花。所繪形象準確,神態生動。線條細勁而圓潤,筆骨挺健。每段畫均有自題詩一首,末段題詩後署:「至元甲午畫於太湖之濱並題,習懶翁錢選舜舉。」

此外,非常值得觀賞的還有:

元吳鎮《古木竹石圖》

元邊魯《起居平安圖》

元人《千岩萬壑圖軸》

元人《山陰避暑圖軸》

精品書畫展廳不只有書畫,還有一些寶貴的文物。

西周太保鼎(禁止出境)

白釉雙龍柄連腹傳瓶(禁止出境)


為了慶祝百年生日,天津博物館共策划了四個特展:清代中期繪畫特展,守望文明、百年榮光,琉光溢彩,文海採擷。

清代中期繪畫特展



天津博物館的百年變遷,

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中國百年的社會發展和變遷歷史,

一百年是個時段,

未來可期,

歷史將存。

環球資訊廣播

《邊走邊看》

直播時間:每天14:00-15:00

重播時間:每天2:00-3:00

每天陪您一起看世界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

版權所有歸原作者所有

我們一起邊走邊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走邊看 的精彩文章:

女性出遊寶典之轉給閨蜜篇

TAG:邊走邊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