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得有趣點,過高級的人生

活得有趣點,過高級的人生

假期里,成為了全職奶爸,因此沒有大塊的時間讀書,於是買了些好玩的書用零碎時間自娛。其中一本是《六神磊磊讀唐詩》,還有一本是《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兩本書雖然有些通俗,但真的很輕鬆有趣,讀起來愛不釋手。

平時我就喜歡給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文章,記得有一篇曹文軒給中學生談寫作的文章里說:如果真的把「有意思」事完全排斥掉了,那這個人的一生就慘了。他活得太嚴肅,太死板,太缺乏活力,太沒有色彩,也就太累,人生的質量也就不高。所以曹文軒認為一個人有童真很重要。

拋開書和文章不說,咱們說說人。現在流行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的確,生活中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的人太多了,而好玩有趣的朋友真是難尋。生活已然不易,已經有那麼多圍牆了,何必再自砌圍牆,何不破牆而出?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就是一個有趣的人,來看看他大三大四時寫的《清華園日記》:

1932.09.11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媽的。

1932.09.23早晨只是坐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2.12.21說實話,看女人打籃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

1933.04.29因為女生宿舍開放,特別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裡。

1934.03.13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

我們看完這些內容不禁一笑,原來大師也和我們一樣,看美女、罵教授、情緒無處發泄。2003年,遼寧美術出版社決定出版季羨林的日記,看到這些邊角料,有點刺眼,覺得有損大師的身份,便向季羨林建議,做適當刪減。

但先生堅決不同意,「我考慮了一下,決定不刪,一仍其舊,一句話也沒有刪。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成為聖人。我不想到孔廟裡去陪著吃冷豬肉。我把自己活脫脫地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其實,活得是否有趣,與知識無關,與財富無關,只和生活態度有關,和真性情有關,而且有趣是多種多樣的,沒有模板的,幽默風趣也僅僅是有趣的一種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活得有趣呢?

拋去功利心和小聰明也許是第一步。凡事都帶著目的性,必須有用才去做,一開始還動力十足,逐漸就會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得乏味不堪。太多有用的事把無用的事推到了邊緣。人群中,人們只願意結識對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分決定了哪一張因無用而該撕,而哪一張又因有用而該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來越少,甚至時間長了,我們的人生都開始乾澀無趣起來。

來舉兩個姓黃的大師的例子。名畫《富春山居圖》誕生於600多年前的元朝,是年過70的畫家黃公望在富陽山居,用三四年時間完成的。那三四年,小城裡的人們也在為名忙為利忙,而黃公望和他的畫作,不過是一個看似無用的人做了一件無用的事而已。

再有,前一段時間看《朗讀者》董卿首次走出演播室到鳳凰縣採訪黃永玉大師,黃永玉12歲時帶著書流浪,94歲依舊異常勤奮,他就是一個極其「好玩」的人,可謂現實版的老頑童,看他的畫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90歲時的自畫像,那手舞足蹈的高興勁兒,真像一個三歲孩子。他曾經說「你們都太正經,我只好老不正經」,真是語驚四座!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種「野蠻生長」的美。

明朝的張岱有幾句話可謂一針見血,驚世駭俗: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雖然很極端,但我們可以領悟有趣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有癖好,有深情,夠真實的人。簡言之,有趣的人,至少是一個痴人。黃公望、黃永玉都是這樣的人!

其實何止兩位大師呢,就連我愛的金庸的武俠中,有魅力的大俠也是這樣,洪七公貪吃,喬峰好酒,蘇星河愛下棋……黃藥師有簫,歐陽鋒有箏,莫大有胡琴……至於令狐沖、楊過、老頑童就更不用說了。可見有趣來源於那股痴氣,有深情有趣才會回歸有趣,也就有了意義。

活得有趣,其實是在過高級的人生。而高級的人生從來不被別人定義。就像很多遊戲玩者的共識:普通玩家走標配版,而高端玩家從來都是選擇自定義。一個真正有趣的靈魂,總能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世界觀,並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得其樂地穿行,把普通而平凡的生活過的過得有滋有味。

有趣的人會悅納自己,會隨遇而安,隨運而安。因此顯得淡定從容,曠達從容,為什麼很多人那麼喜歡蘇東坡呢?其實主要是因為他的人生態度。蘇東坡一開始也是一個「一肚子不合時宜」之人,被貶黃州後,住宅濕熱,他就自己在堂屋畫了滿牆的雪景來「感受冷氣」,還起名為雪堂;東門外只是一個普通的山坡,偏偏自號「東坡」,還配上居士,他認為誰規定俗的「東坡」就不能搭配雅的「居士」。他自己甚至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就像林語堂所說: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鍊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這麼多身份都難以概括出蘇軾的全貌,只因為真正的有趣之人難以被幾個詞概括,更是與眾不同!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活成自己的樣子,否則贏得全世界又有何用?

最後,用最近給孩子講的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的感悟來結尾:我們每個普通人人都像一塊布料,要裁剪成什麼樣子,我們自己說了算。如果我們能把裁剪好,縫製好,你就自然會被人欣賞,令人驚異!要堅信我們普通的生活和日子就是最好的料子,只是裁剪需要點「靈感」,這「靈感」的源頭就是「有趣」。願我們都活得有趣點,過更高級的自定義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德伯家的苔絲:洗白亞雷·德貝維爾
歐盟再現天價罰單,谷歌瑟瑟發抖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