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蔡邕《熹平石經》,石經完成後,觀摩者填塞街陌

蔡邕《熹平石經》,石經完成後,觀摩者填塞街陌

《熹平石經》的產生,據傳是大學者蔡邕針對當時」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後漢書》)的情況奏請皇帝准詔碩儒正定六經文字而做的一件大善事。石經完成後,前來觀摩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以致書法有被後世認為是漢代寫字藝術的「最高境界」及「是兩漢書法的總結」「(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

而仔細地檢析此石書法,筆畫雷同,結字平正,傷於整飭而乏兩漢刻石中比比皆是的風華韻致,究其原因蓋在蔡邕一心在訂正字訛,書寫的文字力求規範而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其書法又焉能不拘謹、呆板。實際上,漢碑至《熹平石經》已喪失了「一碑、一奇,莫有同者」那種變幻變測、琳琅滿目的美而走向了異化和衰敗。

《熹平石經》系東漢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刻。隸書。共四十六石,傳為蔡邕書。或雲非一人所書,若馬日磾等亦皆從事。《石經》原在洛陽太學門前,幾經徙亂,盪佚無存。傳世舊拓,多為宋、明刻本。

此石書法字體嚴整勻稱,寬嚴得體。然其法度森然,中規入矩,已失自然氣象。此碑為道地的漢代標準書法,在清中葉之前,此種風格一直被奉為習隸之不二法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致敬匠心,傳承經典——走進著名書法家陳岳
文徵明《真賞齋圖》卷,別幅小楷用筆講究,一筆不苟

TAG:水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