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源於八公山的成語典故

源於八公山的成語典故

如今的八公山,已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風景區。豐富優質且「人無我有」的成語文化資源亟待發掘,這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性,把提升文化競爭力,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來源:《語出 淮南子》

如今的八公山,已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風景區。豐富優質且「人無我有」的成語文化資源亟待發掘,這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性,把提升文化競爭力,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那些出自八公山的成語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也作「草木皆兵」、「草木為兵」。唐·房玄齡《晉書·苻堅載記下》:「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布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唐·胡曾《八公山》:「苻堅舉國出西秦,東晉危如累卵晨。誰料此山諸草木,盡能排難化為人。」

風聲鶴唳也作「風鶴」、「唳鶴」。唐·房玄齡等《晉書·謝玄傳》:「餘眾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風聲鶴唳」和「草木皆兵」都形容內心恐懼,疑神疑鬼。可單用也可連用。但當強調一聽到聲音就驚恐萬狀時,用「風聲鶴唳」;當強調看到草木就驚慌失措時,用「草木皆兵」。


也作「投鞭斷岸」、「揮鞭絕流」、「投鞭斷浪」。唐·房玄齡等《晉書·苻堅載記》:「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唐·房玄齡《晉書·謝安傳》:「安遵命駕出山墅,親朋畢至,方與玄圍棋堵別墅。」


由「草木皆兵」衍生而來。《舊唐書·張萬福傳》:「(德宗召見謂曰)朕以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若從先帝所改,恐賊不知是卿也。」

宋·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敵人開戶玩處女,掩耳不及驚雷霆。」

《晉書·謝玄傳》:「(苻堅)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餓,死者十七八。」《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元·胡三省註:「草行者,涉草而行,不敢由路;露宿者,宿於野次,不敢入人家;皆懼追兵也。」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也作「無妄之福」。西漢·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


唐·沈亞之《萬勝崗新城錄》:「冬,縱兵臨壽春,屠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駭,民人卷席而居。」

也作「枳橘可移」、「南橘北枳」。《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周禮·各官考工記序》:「橘逾淮而北為枳……此地氣然也。


西漢·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臣聞之,敵不可假,時不可失。臣恐韓魏卑辭除患而實欲欺大國也。」


《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也作「時苗留犢」。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裴松之注引魚豢《魏略》:「時苗字德胄,巨鹿人也。……建安中為壽春(今安徽省壽縣)令。又其始之官,乘薄傘車,黃牸牛,布被囊。居官歲余,牛生一犢。及其去,留其犢,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犢是淮南所生有也。』」

人們為了紀念時苗為官清廉,亦把小牛飲水之池取名為「留犢池」,又在牛犢棲身地建起「留犢坊」。明成化年間,知州趙宗順從民意,又在池北建祠祭祀時公,稱「時公祠」或「留犢祠」,池、祠之間的街巷曰「留犢祠巷」。

「時苗留犢」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東漢以來,世人常以「留犢」作為為官清廉的代名詞,以教後人。《太平廣記》、《壽州志》均有記載,歷代文人雅士尤推崇備至。唐代李翰《蒙求》一書收有「時苗留犢」的故事,作為兒童的啟蒙教材。元代錢選「時苗留犢畫卷,今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蘇軾、張藪、湯鼐和王九思等也都為時苗留下讚美的詩句。尤其是明代壽州主事董豫的《留犢池》詩,讀來令人深思:

去任無慚到任時,獨留一犢飲斯池。

廉名不持當時重,遺愛能令去後思。

千載清風垂古史,半池明月映荒祠。

停驂幾度池邊立,漫剔蒼苔誦勒詩。

以「時苗留犢」這面鏡子照一照,嗜欲淡,營求少,恐懼修省以治身,思患預防以維世,高遠純潔的志向就會主宰我們的心靈。


元·戴良《淮南紀行詩後續》:「余於先生之意,亦惟得意會,而莫能言其妙者焉。


唐·劉太真《為陳大夫謝上淮南節表》:「臣亦何功,忽當此任,…負省微躬,實積負乘之懼。」


也作「以功覆過」、「將功折過」、「將功贖罪」、「將功如罪」、「持功補過」、「積功補過」、「責(要求做成)功補過」。錢元瓘《復遣使自淮南間道上表》(《舊五代史》):「既容能改之非,許降自新之路將功補過,舍短從長。」


也作「錦繡心腸」、「錦心綉腹」、「錦腸珠唾(口舌談吐)」、「肝腸錦繡」、「繡口檀心」。唐·李白《冬日於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臟),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


晉·劉頌《除淮南相在郡上疏》:「臣雖才不經國,言淺多違猶願陛下垂省。」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淮南近經兵禍,民去本業,十室而九;其不耕之田,千里相望;流移之人,非朝夕可還。」


也作「比屋而封」、「比戶可封」。前蜀·杜光庭《壽春節進元始天尊幀並功德疏表》:「無向隅不獲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道傍苦李也作「道邊苦李」、「道旁苦李」。唐·許渾《和淮南王相公……》:「道傍苦李猶垂實,城外甘棠已布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旅遊安徽 的精彩文章:

TAG:騰訊旅遊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