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的故事,未完待續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的故事,未完待續

本書講述的是明朝(1344-1644)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從朱元璋出生,到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主要人物為主線,加入了小說的筆法,本書語言幽默詼諧。

小編初次對歷史題材的書籍如此感興趣,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說實話,看完書的那一刻,書本的大部分內容早已不記得,腦袋裡只留下稀稀疏疏的幾個人物形象。本篇推送無關乎感受,只是本人稍微做了點讀書筆記,留個念想。

當憤怒和不滿超過了限度,當連像狗一樣生存下去都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為了生存。

這把火終於燒起來了,而且是燎原之勢。

沒有人甘心過著奴隸般的生活,每個人都有選擇自由的權力。哪怕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剝奪別人平凡幸福生活的權力。一旦幸福被打破,世界上終究會發生一些事兒,可大可小。

在鎮壓起義軍的戰鬥中,如果吃了敗仗,是要被上司處罰的,但鎮壓起義的任務又是必須要完成的,於是元朝的官吏們毅然決然地決定,拿老百姓開刀;既然無法打敗起義軍,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負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們當起義軍殺掉。

當初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元朝軍隊變成了現在打不贏起義軍而去欺壓百姓的無恥之徒。由此可見,元朝的覆滅是註定的。

一個人要顯示自己的力量,從來不是靠暴力,挑戰這一準則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從強者的行列中淘汰,歷來如此。

暴力不能解決任何事情,只會讓事態的發展越來越糟糕。朱元璋不僅有聰慧過人的才智,更能瞅準時事。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擁有他後來成就的一切條件。

一天之後,漢陽的徐壽輝收到了倪文俊的頭顱。

不知道是不是該說時事造就了英雄。真的是無毒不丈夫,陳友諒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狠心殺害自己的師傅。在他眼裡,任何人想阻攔他的宏圖偉業必遭一死。或許這就是陳友諒跟朱元璋的區別之處吧。

洪都背棄了我,我卻沒有攻擊洪都,不是我不想,只是時候未到,在此之前,我只能忍耐。當你被那張羅網困住的時候,就是我出擊的時候。朱元璋,我改變了主意,我不趕你走,我要殺了你!敢於與我為敵的人,只有滅亡一途!

從來都是想怎樣就怎樣的陳友諒在經受了巨大的挫敗之後並沒有就此一蹶不振。陳友諒是一個極具野心和抱負的人。丟掉了自己的粗魯和莽撞,慢慢分析形式。陳友諒願意等待機會來臨的時刻,也是一個極具耐心的人。而朱元璋的信義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但這也成為了他最大的弱點。

史料記載,官員們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門口舉行儀式,什麼儀式呢?穿戴整齊,抱抱老婆孩子,交代清楚誰還欠我多少債、我的私房錢藏在床底之類的後事,然後訣別而去,老婆孩子就在背後哭,除了人還是活的,和開追悼會沒什麼區別。

散朝的時候,老婆孩子在家門口等著,如果看到活人回家,就會大肆慶祝一番,慶祝的內容是今天我又活了一天。

朱元璋是一個疑心特別重的人,而且他喜歡創新,喜歡干一些前人從未做過甚至從未想過的事情。官越做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現在坐擁天下的朱元璋為所欲為,其唯一聽的進話的馬皇后也去世。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為後來明朝的覆滅留下了證據。

簡單的佔有是小聰明,暫時的放棄才是大智慧。

一個人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有長久的目標和方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八十四歲的姚廣孝已經無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長年的軍旅生涯和極其繁重的參謀工作耗幹了他的所有精力,當年那個年過花甲卻仍滿懷抱負的陰謀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個躺在床上的無力老者。

當初意氣風發,終有一別。姚廣孝為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江山是這位胸懷抱負的和尚與他一起打拚下來的。遷都之前,不忘與老友告別,這也算是朱棣凶神惡煞般嘴臉下的仁至義盡了。

給你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只為讓你知曉世間百態。

使你困窘潦倒,身處絕境,只為讓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奪走你所擁有的一切,你才能擺脫人世間之一切浮躁與誘惑,經受千錘百鍊,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不知王陽明即王守義,如此正直之人,定當該名垂青史。這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值得我欽佩,更值得我學習。

編輯 | 檸檬姑娘

圖片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剪荷星野 的精彩文章:

TAG:剪荷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