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媽超能力!5個自然探索小實驗,Hold住好奇的娃

媽媽超能力!5個自然探索小實驗,Hold住好奇的娃

world媽媽說:

放暑假了,除了去海邊,逛動物園,博物館,看電影,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陪娃在家瞎搗騰,家裡有個永不停歇的娃真的是讓自己不充滿戰鬥力都不行!下面我總結了幾個最近陪孩子做的小實驗分享給大家。

1、DIY植物成長觀察瓶

所需材料:塑料瓶、繩子、剪刀、打洞器

步驟:在塑料瓶中間挖一個長方形的洞,頂端和底部分別相對打上兩個洞,我是用家裡的長螺絲加熱燙洞,又快又方便。然後,用繩子穿上,瓶里裝滿土,栽培的植物恰好從洞口探出頭來,廢棄品也充滿詩意。這種賞心悅目的方式會讓孩子們發現植物更多的美。

透明的瓶子方便孩子每天隨時觀察。可以記錄下每天植物的生長過程,最後拍成植物成長圖片,讓孩子對植物的生長有個整體的認知。

2、探索植物吸水性實驗

所需材料:塑料瓶、鮮花、色素

步驟:把花朵放在滴有色素的水中,1天之後他們會變色。

可以使用不同的植物進行變色實驗,比如家裡常備的大白菜葉。通過實驗,可以觀察到植物通過花莖把水吸上來了,花莖就像吸管一樣。這可以讓小朋友了解到,植物跟我們一樣,必須喝水才能活下去。

另外,因為葉子內部有許多細小的「管道」。水吸附在這些細小管道內側,由於內聚力與附著力的差異,水能慢慢地將色素水輸送到葉片內。這種現象稱為「毛細現象」。生活中還有很多這種現象,如:毛巾吸汗,紙巾吸水等等。

3、探索植物向光性盒子

所需材料:鞋盒、剪刀、透明膠帶、豆類植物

步驟:用鞋盒做一個障礙箱子,在裡面粘貼兩個如下圖的紙板,其中一端開孔,以便透光。然後將植物放入其中。最後,用膠帶粘好盒子,並放置在戶外,定期打開澆點水。

幾天之後你會驚訝的發現,植物精準的繞過了障礙,從通光口生長出去了,這對孩子來講絕對是一個非常驚喜的事情!

植物需要陽光才能生存。植物的葉片向著太陽伸展,利用陽光為植物製造養分。如果沒有了植物,我們人類也就無法再地球上生存。

4、表層土壤生態瓶

所需材料:玻璃瓶、土壤、沙子、小石子、小植物

表層土壤生態瓶是最容易製作、也是最美觀的一個瓶子。可以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協調感官發展。

通過它孩子們不僅可以觀察植物的生長,還能看到植被下的土壤結構。

還可以拓展原始生物的生活環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完善他們對世界和文化的認知。

5、海洋景觀瓶

所需材料:玻璃瓶、洗潔精、水、油、色素

步驟:瓶子最底部代表深海區,用洗潔精加5滴色素做成。中間的區域用水加3滴不同顏色的色素。最表層可以用油,加色素或者不加都可以。

海洋景觀瓶是利用液體密度各不同的原理,密度大的液體重,會沉到底部,密度小的液體輕,浮在上面,從而達到分層的效果。

sunlight:代表表層帶,在這一層,陽光中大部分的可見光都可以照射進來,海洋表層的浮游植物就在這裡生存,所以這一層被稱為「光合作用帶」。

twilight:代表中層帶,也叫暮色帶,穿透到這一層的光線已經相當昏暗,也就是從這一層開始,我們能夠看到產生冷光的生物發出的閃爍光線;也是從這一層開始,我們就能看到許多相貌奇特的魚類。

midnight:代表深層帶,這裡的水壓巨大,但大量生物在此生存,抹香鯨也可以潛到這個深度來尋找食物。由於缺少光線,這個深度中的多數生物都是黑色或者紅色。

abyss:代表海溝

trench:代表海底

這還可以讓孩子了解到,海洋也是分層的,從淺海到深海光線到達的程度不一樣,海水顏色也不一樣。

看完是不是覺得家裡很多廢物都能變廢為寶???趕緊和孩子動起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PonyCar共享汽車:開放生態打造未來出行實驗室
日本動漫媒體公布18年春季動畫ED主題曲排名,《實驗品家庭》成最大贏家!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