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去上大學了vs我去學技術了

我去上大學了vs我去學技術了

我去上大學了

我去學技術了

寫在前面的一些話兒~

這是上周末去參加一場面試的時候在候考室聽到的旁邊的兩名工作人員的對話。兩個人針對現在面試人員的素質問題大談特談,並且皆一致認為『如今隨便念所大學,出來之後啥用都沒有,還沒有早點出去學個技術的強』。

我在那裡默默地聽了半晌,直到喊號叫我進去面試。我慫慫地完成了我的尬面之後,最後以一個極低的分數麻溜地被淘汰了。雖然結果是意料之中,但終究心存幻想的我還是在幻想破滅的那刻,感到深深的挫敗感。

一路上,開始尋找自己慫的根源,然後不可避免的也想起了在候考室外聽到的那段討論。

日轉星移,時代變遷

『時尚是一個圈,歷史也是一個圈』

時尚和歷史雖相差遙遠,但亦有共通之處,即無論日轉星移,時代變遷,它們走著走著就會回到原點,然後繼續前進,重複,前進,重複……

自從有文字開始,讀書就開始有了爭議。

文字剛剛出現的時候,能夠使用的人很少,大部分的人不懂得文字,也並沒有感覺有什麼缺憾。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字和讀書漸漸演變成上層社會的代表,更有了『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世人皆以讀書為榮,哪怕清貧一生,也願中舉光耀門楣,改換門庭。

然後,突然有一天,知識分子們被一股力量所打壓,往日備受推崇的學者們專家們,一下子從高處跌落谷底。社會上可以不讀書了,所有的人要將從書本上學知識開始轉到從勞動中學習。那時候,大部分的人放棄了學習和讀書,但是仍有那麼點星星之火堅持不懈,最終,他們終匯成了燎原之勢。

後來啊,社會體系開始逐漸構成,這時候所有的尚未完備,人才是第一位,所以讀書又拔得了頭籌,世人開始崇尚『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現在啊,可能是由於社會的體系的逐漸完備,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等等一系列的原因,人們突然又開始議論起了『寒門難出貴子』、『讀書無用論』之類的話題。

時代啊,真的就是一個圈,讀書時而占上峰,時而有落低谷,那麼到底是讀書有用還是無用呢?

書獃子

『書獃子』

舊時泛指死讀書,教條主義 ;書生氣很濃,不諳事故。一般指只讀書而不會用書上的知識變通的人。

讀書啊,聽起來是多麼的高大上啊。

遠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近有『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無疑不是再說讀書的好處,但是啊,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言的人們,無疑都具有大才,不光書讀的多,人情練達,品行操守皆為上品。既懂讀書,又懂做人。

但是啊,我們依然留下了『書獃子』這樣的人,並且從古至今,層出不窮。你不可不說他們讀書真是很強大,但是啊,不能說他們讀書的能力很強大。因為啊,一味的死記硬背,不加理解,只知道享受前人的成果,肯定是走不長也是走不遠的。

畢竟前人終成歷史,未來尚待創造。

傻大個

『傻大個』

形容一個人身材高大,但腦袋不聰慧。簡單的說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似乎一個詞前面如果加了『傻』、『蠢』、『呆』之類的辭彙,估摸著就不是什麼好詞。

那些讀過書的人那,似乎總會從心底流露出一絲對於傻大個的輕蔑。

從古至今,是不是都有文武之分吧。古代的武大臣,除了世襲以外,剩下的就是純粹靠的是戰場上的廝殺所拼得戰功。他們的每一份榮耀,都沾染著他們的鮮血和傷痛。可是啊,一遇到權力爭奪,黨派之爭啊,文臣們開始用話語攻訐他們的時候,武臣除了些許『不是我乾的』之類的話語之外,竟無言以對,無力反駁,最終就這樣被犧牲了。

所以啊,不要真的變成了傻大個,要懂得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文武兼備

『文武兼備,謂之全才』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文武兼備,惟所施設。」今用於形容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

我們啊,還沒步入大學,將要步入大學,已經步入大學以及已經離開大學的人那……

不論何時何地,請一定要做個文武兼備的全才啊,不求成為精英,只求兩者略通。

無論是選擇一直讀書,還是選擇鑽研技術,他們都離不開學習這二字吧。

我要一直讀書,那麼謹記莫成了書呆一枚,懂得『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要鑽研技術,那麼謹記莫成了傻大個一枚,懂得鑽和研的真諦,鑽要鑽得技術純熟,研要研的掌握先進成果。

所以啊,以後莫將二者分開來談,雖有區別,但都要學習,堅持不懈的學習。

GIF

圖║網路

今個兒,晚了,那咱就睡吧,

不談學習了,好好的睡一覺。

醒來之後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幹了 的精彩文章:

我便浪跡天涯,你管我風月無邊

TAG:我不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