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小時候讓梨的孔融,長大後怎樣了呢?

小時候讓梨的孔融,長大後怎樣了呢?

小時候讓梨的孔融,長大後怎樣了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幾乎成為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典型範例,孔恥也因此給世人留下了自幼品性善良、尊敬兄長的美好形象。然而,四歲孩童的讓梨之舉,僅僅是他人生中一個稍縱即逝的片段。長大後的孔融在亂世中從政失敗,以不孝、謀反罪被處死。這給世人留下了又一個難解之謎:曹操為什麼一定要將孔融處死?

小時候讓梨的孔融,長大後怎樣了呢?

孔融的確是個博聞強記、才華橫溢的學者、文人,但絕不是個精通實務、善於用人的政治家。不具備政治才能卻仍想混跡於官場,稍有自知之明的人就該收斂行事、虛心做人。可才氣頗高的孔融仗著犀牙利筆,目空一切。雖說他對古之治國方略、教化方針相當熟悉,與人辯論援引古今,達到「玩而誦」的程度,也因此深得曹操佩服,但他處處與人針鋒相對,言辭犀利地諷刺挖苦,久而久之,終於禍從口出。

小時候讓梨的孔融,長大後怎樣了呢?

平定北方之後,曹操下令南征討伐劉備、劉表和孫權等人。而孔融極力勸阻,逞言強辯。先說劉備、劉表是漢室宗親,不可討伐;又說孫權虎踞江東,不易攻取;甚至直言如果攻之就是興無義之師,有失民望。曹操終於忍無可忍斥退孔融,並下令再有諫阻者一律處死。但是孔融走出曹府後仍然仰天長嘆:「以無義之師討伐仁義之師,豈有不敗之理?」

曹操聽聞如此狂言,加之此前被孔融一而再再而三地挖苦反對,盛怒之下便派人秘密搜羅孔融的狂妄之言,終於以不孝、謀反等罪名將他置之於死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