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時二十五年編纂、總計四千萬字,《中華大典·歷史典》終告完成

歷時二十五年編纂、總計四千萬字,《中華大典·歷史典》終告完成

歷時二十五年編纂、總計四千萬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華大典·歷史典》終告完成

全面反映一九一一年之前中國歷史發展變遷,引用古籍超過兩千種

記者昨天從上海古籍出版社獲悉,由眾多專家合力、歷時25年編纂、總計4000萬字的《中華大典·歷史典》終告完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該書全面反映1911年之前中國歷史發展變遷,借鑒傳統類書以及傳統史書的編纂方法,開創性地按照現代的學術理念對涉及中國歷史重要觀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相關文獻進行系統地收集、整理、排比和編纂。這在學術界是首次,編纂者為此翻閱了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典籍,引用的古籍超過2000種。

《中華大典》是繼唐代《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明代《永樂大典》和清代《古今圖書集成》之後的又一大型類書,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該出版工程最早發起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18家古籍出版社負責人提出倡議,包括錢鍾書、馮友蘭、任繼愈、錢學森、季羨林在內的300多位學者聯名呼籲,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1992年由國務院正式批准啟動。全書共分24典,總計輯錄經典古籍兩萬餘種,是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科研項目之一。

《中華大典·歷史典》是《中華大典》重要分典之一,由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擔任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所、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多家單位以及眾多學者參與。

7月20日, 《中華大典?歷史典》成果發布座談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創新基地舉行

據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呂健介紹,《中華大典·歷史典》下設《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分典》《編年分典》和《人物分典》,總字數為4000萬字。其中,《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分典》彙集中國歷史觀念、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相關材料;《編年分典》逐年記述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911年之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人物分典》則集結了770位重要歷史人物的資料。

在昨天於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創新基地舉行的編纂出版座談會上,與會專家指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一座無比豐富的文化寶庫,為今人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營養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如何對待這些財富,是一個關乎民族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嚴肅問題。《中華大典·歷史典》的編纂,正是通過深入挖掘中華歷史典籍中有價值、可以借鑒的相關文獻,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全面總結中國歷史的進程,提供給今人學習研究。該書的出版將促進中國歷史學的研究水平,更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極嘗試。

作者:本報記者 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網 的精彩文章: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端鴻: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有三大亮點
夏天手機容易發燙怎麼辦?這幾招讓手機快速降溫!

TAG:文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