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正常:朱元璋命其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張正常:朱元璋命其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所以張正常天師在至正二十六(1366)年進京覲見朱元璋後,朱元璋命令張天師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為百姓禳災祛難,畫符治病。

消息傳到朱元璋的耳朵里,自是覺得非常滿意。(資料圖)

消息一傳出,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貧民百姓,都爭著到張天師下榻的地方索要符水治病。

這下可把張天師忙壞了,他幾乎是調集了能調集得到的所有人員,一撥人專管在紙上畫符,一撥人專管把符燒掉化成水,由於燒符太多,濃煙都飄到了很遠,嗆得所有家人和弟子到後來都咳嗽的不行。

十幾天下來,光是筆墨紙張就耗費了無數,可是朱元璋連一個銅板都沒有給。就是這樣求符的人仍然無法滿足,每天數以千計,侍史把門關了都無法制止。張正常急中生智,想起祖天師在西蜀時也曾遇到求符治病之人太多供不應求時書巨符投荷花池中的事,遂書巨符火化後投入了朝天宮一口大井中。

只見人人爭著汲水去喝,個個擠出一身大汗,傳說中符水本來就具有祛病療疾、役使鬼神的神奇效力,加上心理暗示和精神安慰以及出汗排毒,頓時感到神清氣爽,所以對於張天師和下令讓張天師畫符治病的朱元璋感激不盡,口中大喊「德政!德政!」,消息傳到朱元璋的耳朵里,自是覺得非常滿意。

據說這些求符的人最後把水喝完了,見到井底的土都沒有停下。朱元璋非常高興,下詔褒獎張天師在這場撲滅瘟疫過程中的卓越貢獻,命人在井上建亭紀念,號曰「太乙泉」。

命進太上延禧籙,准辭還山。特詔中書給驛券俾之,以便朝覲。(資料圖)

史書記載道:

吳王令旨,予聞漢天師妙用玄機,通天透地,濟物利人,為國家捍患御災。歷代聖賢所禱,無不感應。今天師息於朝天宮,士民濟濟求符,師當斟酌放符,驗其有無患難,與可與之人。而無患難之家,與訖一符,他日患難暴生,愚民無所知,將謂符法所致,或有相輕,互相轉說。

為師之慮,莫若從有患者給,無患者卻。此說未知當否?宜與諸法師會議,普施符水,深潛妙用,以秀山靈可也。上聞病疫者飲井中符水獲差,聖意嘉之,命作亭於井上,號曰太乙泉。命進太上延禧籙,准辭還山。特詔中書給驛券俾之,以便朝覲。

吳元年丁未二月初八日

除了符水治病,朱元璋還命令張正常傳太上延禧諸階法籙。那麼這裡的「符」和「籙」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有什麼作用?而「太上延禧法籙」又有作用呢?

道教認為符篆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資料圖)

道教認為「道無術不行」,它認為對於道德信仰是通過道法演示來具體體現的,而符籙就是道教眾多法術中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法術之一。符籙一般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

具體來講,「符」是將神力以「符號」的形式,附著在規定的「文字」或圖形上,並書寫在特定的物品之上,作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們所使用的法術。

「篆」的涵義有一:其一指秘籍,如黃篆、玉篆、經篆、符篆等;其二指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者。道教認為符篆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由於道派、師承等關係,同名之符製法不盡相同。

構成符的主要成分為符字,《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卷上說:「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識之。若解讀符字者,可以錄召萬靈,役使百鬼,無所不通也。」符字筆形曲折盤繞,有多種字體,較常見的為雲篆、復文等。

符的常用書寫材料有紙、木簡、桃板、鐵札等。少量符被鐫刻於玉石、錢、鏡及某些飾件之上,以作厭勝之用。

道教中符被認為是能代表玉帝、神仙權力和神通的信物。

龍虎山(資料圖)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六說:「夫大法旨要有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密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附符攝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群真百靈各效其職。

道教符篆最基本、最核心的作用是祛邪禳災,這是從最初的《正一盟威法篆》到後來的《上清派法篆》幾乎一以貫之的思想。

因為篆上記有諸天曹官屬吏佐的名字,弟子受篆,虔誠修行後,可以召請篆上記載的天兵天將以治妖鬼,消災火禍、延年益壽,甚至可以名列仙籍,超度祖先。若是輕慢篆文,則禍將殃及祖先。受篆是道教徒從凡入聖、修證真仙的必要途徑。。

一般根據道教內部的說法,符篆的功效主要有四:其一,佐天行化,助國救民;其一,斷火邪精,消災度厄;其三,保命護身,延固壽年;其四,七祖超升,位登天人。

茅山(資料圖)

而道教中包括龍虎山正一天師道和閣皂山、茅山等三山符籙派,是以擅長運用符籙法術而出名的。尤其是正一天師道,更是被尊為符籙派的始創之派,符籙是其傳家之寶。

歷史記載祖天師、系師和嗣師,常以符水給人治病。張天師對於符籙作用的描述,實以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在《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卷一中的論述最為經典。

他認為符篆「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龍虎,幽可以攝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脫生死,大可以鎮邦家,小可以祛災禍。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墮」。

閣皂山(資料圖)

從以上詔書等內容可知,張正常天師在朝天宮開符治病,做了太上延禧籙之後,就辭別朱元璋還山。

還山之時,朱元璋為了表達對於張正常天師的感謝之意,齋賜織文金衣,還特別命令中書給驛券畀之,以便張正常天師朝覲時用。從這裡不難看出,張正常天師朝覲之時,一路上享用的是國家驛站提供的車馬船舶之便。可以想像,其氣勢一定是裘馬洋洋,非常恢宏壯觀。

至正二十七(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各項登基的準備工作正緊羅密布的進行。但是朱元璋雖然是充滿了大無畏精神的赫赫英雄,雖然自從他父母哥嫂餓死之後,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

但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貧民,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覺得這十六年腥風血雨殺了太多的人,總覺得有一絲隱隱的不安。從小來自於父母的說教,終於在他的心裡開始有點發芽。

另外,雖然自己在武力和軍事上幾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可是在數千年的中國,王侯將相向來都是高貴地位的士族貴族壟斷的,而他,畢竟起身於草莽,貧到不能再貧窮了,如果不採取一些招數,恐怕難以讓那些豪門大戶和鄉野愚民心服口服的追隨。

根據謀士、也是道士的劉伯溫的建議,他採取了兩招。一是要張正常替他「上天文書」,使其稱帝師出有名,奉天承運。為何?

張正常天師在百姓看來,向來是玉皇大帝在人間的代言人,天師偶一出行,都動輒引來成千上萬之人圍觀崇拜。所以天師的號召力正是朱元璋所需要的。

未完待續······

(編輯:如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靜功」和「動功」?
什麼是太極總論?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