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白話解說:造像處不聚集鳥雀的原因
文學
07-22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造像處不聚集鳥雀的原因
不二往事書
佛像
據說在中國唐代長安城附近的寺廟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不會被鳥雀的糞便玷污的佛教造像。
有一個來自鳳翔地區的山人,叫做張盈善。
張盈善擅長飛化甲子。
有人說,飛化甲子就是養生之術。
張盈善說道:佛寺中的金剛等造像,不會成為鳥雀聚集的場所,不會被鳥雀的糞便所污染,不是因為佛寺中的金剛像有什麼神異的地方,而是由於在塑造金剛造像時,取用製作造像的土的時間和製作造像的時間,偶然巧合地與旺相的日辰相符合的緣故。
張盈善又說道:觀察一個寺廟面向南方的造像,可以知曉這個寺廟的貧富。
有人說,以前一處在洛陽修建的寺廟中有兩個金剛的造像,不會成為鳥雀聚集的場所,不會被鳥雀的糞便所污染。
有人說,南北朝時期,北朝魏國時代,有一個來自古代印度地區,名字叫做菩提達摩的佛教僧人。
菩提達摩曾經在洛陽城看到過,洛陽城寺廟中的兩個不會成為鳥雀聚集場所的金剛造像。
菩提達摩說道:這兩個金剛造像之所以不會成為鳥雀聚集的場所,是由於這兩個金剛造像得到了金剛的真像。
有人說,中國古人有一種關於時運的說法,把金木水火土五行與旺相休囚死五種狀態相對應起來,根據時間的推移,循環往複。
原文:
都下佛寺往往有神像鳥雀不污者,鳳翔山人張盈善飛化甲子,言或有佛寺金剛,鳥不集者,非其靈驗也,蓋由取土處及塑像時,偶與日辰王相相符也。又言相寺,觀當陽像,可知其貧富。故洛陽修梵寺有金剛二,鳥雀不集。元魏時,梵僧菩提達摩稱得其真像也。
《酉陽雜俎》為唐代筆記小說集,前卷20卷,續集10卷,共30卷,撰者為段成式(803年~863年)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漢代皇家傳國之寶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九種影神名稱
TAG:不二往事書 |